這首詩是蘇轍寫給兄長蘇軾的壹首回信,主要是回應蘇軾的組詩《新城道中》。《新城道中》是蘇軾創作的七言律詩組詩作品。蘇軾因為厭棄朝廷黨爭而請求外調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面對秀麗明媚的春光和繁忙的春耕景象,寫下了這兩首詩。原詩如下:
第壹首詩主要寫景,景中含情,反映了作者當時歡樂心情,也表現了他厭惡俗務、熱愛自然的情趣。第二首著重抒情,情中有景,透露出壹種歸隱之意以及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蘇轍看到兄長寫下的“人間歧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立刻明白兄長對官場蠅營狗茍勾心鬥角的厭倦,也感受到兄長的歸隱之心。作為弟弟,他必須回應點什麽來表達對哥哥的支持。於是他寫下了:
在這首詩裏,蘇轍先是為兄長描繪了山間寧靜的生活,行人稀少,四周寂靜(不然怎麽能聽到田間耒耜聲?),鄉鄰和睦,風景優美,生活滿足,這是為了向哥哥證明選擇歸隱生活會很愜意,結句蘇轍還盛情詢問哥哥準備幾時歸耕?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哥哥的支持和安慰。蘇轍和蘇軾之間有手足之情,有知己之情,他們彼此了解,相互扶持,這從他們之間眾多的書信往來可以看出,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就是寫給蘇轍的中秋思念詩,而且在蘇軾烏臺詩案中,蘇轍提前得知消息,不惜冒死派人去給哥哥報信,而且連上三道奏折給皇帝,請求用自己畢生的官運來換取兄長的性命,這真的是感天動地兄弟情啊!
基於此,再讀這首《次韻子瞻新城道中》就覺得格外溫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