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官僚二代、富二代,這樣的家境,白居易卻37歲才結婚。為何呢,原來白居易在宿州符離愛上了壹個村姑湘靈,他壹直堅守著這份愛,並為湘靈寫下了很多首愛情詩。
他為湘靈寫的第壹首詩叫《鄰女》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可是門不當戶不對被白居易的母親狠狠拒絕了。貞元十四年,白居易27歲,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離開符離去江南叔父處。這時候他寫下《寄湘靈》
淚眼淩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後西樓上,應憑欄幹獨自愁。
貞元 十六年初,白居易29歲考上進士,貞元二十年,白居易在長安作了校書郎,需將家遷至長安,這期間白居易多次懇求母親答應他和湘靈的婚事,白母不肯,還在遷居之時不讓他和湘靈見面。白居易傷心欲絕,在長安城壹個冬至之夜寫下《冬至夜懷湘靈》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白居易37歲時才在母親以死相逼下,被迫與同僚楊虞卿的妹妹結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還寫詩思念湘靈。例如《夜雨》、《感鏡》等。
他的妻子楊夫人和白居易是門當戶對,結婚那天,他寫了壹首長詩《贈內》,顧名思義,這首詩就是送給妻子的。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
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
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
冀缺壹農夫,妻敬儼如賓。
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
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
至此千載後,傳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
所須者衣食,不過飽與溫。
蔬食足充饑,何必膏粱珍。
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繡文。
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
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
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作於唐憲宗元和三年作者新婚時,教育妻子安貧守己,勤儉持家,表達了與妻子白頭偕老的願望。
後來白居易在赴任江州的途中,陪伴白居易的妻子因為舟車勞頓而患上了疾病。白居易寫下《舟夜贈內》
三聲猿後垂鄉淚,壹葉舟中載病身。
莫憑水窗南北望,月明月暗總愁人。
這麽多年的奔波,看來陪伴在身邊的妻子,孤獨的船上,載著妻子的病身,愈發讓白居易感到這些年來有愧於妻子。
平淡處才見真情,足以感天動地。
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