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長相思》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教案,歡迎閱讀。
教案壹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壹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了解?風壹更,雪壹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詩詞中的特殊情味。
3.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長相思》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壹、語言描繪,入情境
1、師:故鄉是遊子心頭永恒的家,鄉愁是遊子心中難解的結。在王安石的眼中,鄉愁是那壹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愁又成了壹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麽,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愁又是什麽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長相思》(生齊讀課題)
2、師:介紹體裁,復習詞的相關知識。長相思,詞牌名,分為上闕和下闕兩個部分,內容多為思念家鄉或思念親人。妳還知道那些詞牌名?
3、學生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師補充。
二、看詞讀好,找感覺
1、讀第壹遍的時候註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讀第二遍的時候,爭取把它念通順,註意詞句內部的停頓,力求把它讀得有板有眼。(師出示課件)
2、出示多音字?更?和生字?聒?,給學生強調。
3、誰再來讀壹讀《長相思》。其他同學聽,特別註意聽詞句的中間,她是怎麽停頓的,讀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學生朗讀)教師引導學生註意哪個地方停頓。
4、同學們,讀古代的詩詞,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
5、讀詞爭取讀出這種感覺和味道,妳們自己再試著讀壹讀,爭取讀出妳的味道和感覺來,明白嗎?好,按自己的節奏讀。
6、真好,同學們,詞讀到這兒為止,妳的腦海裏留下了什麽印象和感覺?誰來說壹說?(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二、思意質疑,深入文
1、看書上的插圖,仔細地看看書上的註解,然後試著去想壹想這首詞大概在講什麽意思。默讀
(學生默讀詞並思考詞的意思, ,教師在壹旁巡視,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
2、作者除了?身?在帳篷?還身在何方?結合詞的內容,引導學生體會征途的艱辛。作者經過了崇山峻嶺,經過了大河小川,經過了山海關外,經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壹句話:?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書:身在征途)
3、納蘭性德的心又在哪兒呢?
4、用詞當中的壹個詞壹起說,納蘭性德的心在哪兒呢?(板書:心系故園)妳有什麽體會?
5、壹個遠離,壹個思念,同學們,就是這種感受,這種感情,這種心靈的回想,我們壹起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壹讀《長相思》。先自各讀,試著把作者身和心分離的那種感受,那種心情讀出來,自各讀。放開聲音讀,按自己的節奏讀,可以輕輕地讀。(學生放聲自由朗讀)
6、誰再來讀壹讀《長相思》?教師放音樂。(學生齊讀。)
7、孩子們,請閉上妳們的眼睛,讓我們壹起隨著納蘭性德,走進他的生活,走進他的世界,隨著老師的朗讀,妳的眼前仿佛出現怎樣的`畫面和情景?
(教師範讀)妳們都看到了,是嗎?妳們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畫面,妳們看到了輾轉反側的畫面,妳們看到了擡頭仰望的畫面,妳們看到了孤獨沈思的畫面。但是,同學們,在納蘭性德的心中,在納蘭性德的記憶裏面,在他的家鄉,在他的故園,又應該是怎樣的畫面,怎樣的情景呢?展開妳的想象,把妳在作者的家鄉,在作者的故園看到的畫面寫下來。(學生繼續寫片段,教師繼續巡視)
8、讓我們壹起回到作者的家鄉,走到納蘭性德的故園去看看,在他的家鄉有著怎樣畫面和情景。誰來?
9、誰來讀《長相思》?在這裏沒有鳥語花香,沒有親人的絮絮關切,在這裏有的只是?(指名學生讀《長相思》)
10、在這裏,沒有皎潔的月光,沒有在皎潔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壹起的那份溫暖,那份幸福,在這裏有的只是?(指名學生再讀《長相思》)
11、同學們,《長相思》讀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那壹顆破碎的心。(板書:碎)
三、拓展激問,深感悟
1、我想,讀到現在為止,讀到這個時候,妳有什麽問題想問納蘭?(出示人物像,學生提問)
2、妳們可曾知道這些問題納蘭性德也在問自己,就在征途上,納蘭性德還寫了壹首詞,題目叫《菩薩蠻》其中有這兩句就是納蘭性德問自己的,誰來讀壹讀?(出示課件?問君何事輕離別,壹年能幾團圓月?)
3、學生朗讀,教師引導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問納蘭性德,表達相互的思念之情。
4、問的好!孩子們,請妳們再想壹想,除了納蘭性德在問自己以外,還有誰要問壹問納蘭性德?問君何事輕離別,壹年能幾團圓月?是的,我何曾是輕離別呀!我是那樣的重離別呀!但是我身為康熙皇帝的壹等侍衛,我重任在肩,我責任如山,我不得不離,不得不別啊!長相思,我的重離別,我的重重的離別,我的壹切的壹切,都已經化在了《長相思》中了。(學生有感情朗讀《長相思》背景音樂)
小結師:就這樣,納蘭性德將自己對故園的無限思念和依戀寫進了這首感人肺腑的《長相思》中。(教師出示?長相思?三個字,放音樂)
師引:山壹程,水壹程,程程都是──生讀:長相思。
師引:風壹更,雪壹更,更更喚醒──生讀:長相思。
師引: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生讀:長相思。
教案二
學習目標:
1,結合詞意,用貼切的情感朗讀課文.
2,通過細讀詞句,正確理解詞的字面,全詞的意思.
3,理解關於詞的初淺的常識.
課前準備 :
1,查字典,掌握"畔,帳,更,聒"四個字在這首詞中的正確讀音和意思.2,聯系地圖,大概知道:作者從何處出發 此時身在何處 前往何處 聯系資料,了解:作者此行的目的.
3,閱讀關於這首詞的背景資料和兩種不同理解的賞析,初步形成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
4,反復朗讀課文,思考:用怎樣的語氣來貼切地讀好每壹句詩.
教學過程:
壹,初讀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與停頓.
2,揣摩朗讀,同學互演,有不同意見的小組提出來.
二,細讀
1,理解上qu?闋 詞意,用貼切的感情朗讀上闋.
(1)理解:"山壹程,水壹程"的正確解釋.
交流預習過程中妳對這句詞的意思的理解;
介紹"互文見義",這是古詩文寫作中的壹種方法,意思為:
越過了壹程又壹程的山和河.
試著用壹個詞語表達"山壹程,水壹程"的意思.
(2)辨析"身從何處,在何處,向何處".
讀詩句?看地圖?明去向.
(3)辨析"夜深千帳燈",並理解其含義.
介紹辛棄疾的《破陣子》;
將辛棄疾的沙場英雄氣概與納蘭性德從心底流露出的對自然生活的渴望與欣然作比較,感受納蘭性德深深的愛與痛.
用貼切的情感朗讀上闋.
2,理解下闋詞意.
(1)理解"風壹更,雪壹更"的正確意思.(互文見義)
讀"風壹更,雪壹更"想到了壹個什麽詞語
交流妳對"風壹更,雪壹更"的理解.
(2)理解"聒","夢不成","無此聲".
"聒",嘈雜的是什麽聲音
因為什麽而"夢不成"
"此聲"指什麽聲音 家鄉真的"無此聲 " 嗎
(3)用貼切的情感朗讀下闋
3,朗讀全詞.用下闋中的壹個詞概括全詞的主題.
4,理解真正的"故園""鄉心" .
(1)真正的"故園" 指什麽
字面意思:故鄉;
含著意思:自然,自由的生活.
(2)真正的"鄉心"指什麽
"故鄉"在何方
納蘭性德真正思念的是什麽
5,這首詞有令妳感動的東西嗎 妳為何感動
6,完成作業本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