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作者: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改編
春天真的來了,太陽暖暖地照在我身上,我伸了伸懶腰,該出去活動活動了。
外面的霧籠罩著大地,籠罩著房屋,也籠罩著來西湖邊晨練的人們。登上孤山,陣陣涼風習習吹過,掠去冬天的疲倦,帶來春天的朝氣。樹木相互掩映。“欲把西湖比西子,濃裝淡抹總相宜。”放眼望而卻步去,西湖是那麽遼闊、空蒙。水波蕩漾,如海市蜃樓,明來可見,時隱時現。坐在孤山寺中休息,喝上壹口上好和龍井茶,頓覺清神倍加。
不久太陽用那壹縷縷如絲般的光輕輕地撩開了霧氣,霧仿佛舍不得離開西湖似的,纏纏綿綿,裊裊娜娜地輕輕飄散開來。遠處幾只早鶯嘰嘰喳喳地飛來飛去,停在樹上,又飛了起來,好象在爭奪地盤,爭到好地盤的鳥兒停在樹上高興地唱起了歌,歌聲婉轉悠揚灑滿了山谷、湖畔。燕子也從更南的南方飛來了,嘴裏叼著泥巴,在屋檐下搭著自己的房子。
我輕輕地漫步在湖畔,怕驚動了岸邊剛剛睡醒的小蟲兒。草兒破土而出,花兒競相綻放。蜜蜂忙著采蜜傳粉,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留下忙碌的身影。壹旁的蝴蝶卻顯得輕松自在,成雙成對地翩翩起舞,在花叢中嬉戲,玩起了捉迷藏,累了就靠在花瓣上休息,然後,又撲扇著翅膀,鉆進另壹朵花中。花兒鮮艷得迷醉了我的眼睛,閉上眼睛,深吸壹口氣,百花的芬芳怡人、沁人心脾。近處草色初露,令我想起了“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句。
最讓我喜愛的是湖東那在綠楊翠柳掩映中的白堤。白堤上那壹排排碧綠的垂柳在微風中舒展著枝葉,飄動的柳條;那塊塊綠地中的青青嫩草也靜靜地躺著。好壹派優雅、靜謐的景致。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就像這首詩描寫的,西湖似詩、似畫、似歌。哦,西湖,妳就那首令我陶醉的詩,妳就是那幅令我迷戀的畫,妳就是那支令我難忘的歌。
關於寫景的詩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2、《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5、《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6、《春思》唐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7、《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淒淒滿別情。
8、《春詞》唐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壹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9、《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0、《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3、《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4、《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宋歐陽修
楚色窮千裏,行人何苦賒。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東風壹樽酒,新歲獨思家。
15、《玉樓春》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16、《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7、《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18、《絕句》宋僧誌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19、《遊園不值》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20、《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現代寫景詩壹、霧野如夢
霧的薄紗將田野輕籠
遠處隱約著村莊和樹叢
壹不留心步入了夢境
在野壹方,有位佳人
微風在發梢上輕輕流淌
大地彌漫著靜謐和空蒙
嫩綠的麥苗正悄悄拔節
冬眠之心,醒在夢中
把詩改寫成壹個寫景的散文片段《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
改散文: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霽,萬物壹新,樹木繁茂, 空氣清新,高山寂靜,宛若世外桃源。
暮色蒼茫,皎潔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銀色的月光透過松樹的虬枝翠葉,星星點點地灑落下來。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瀉於山石之上,在月光輝映之下,宛若壹條潔白的綢布閃閃發光、隨風飄蕩。
竹林裏傳來壹陣銀鈴般的笑聲,那是壹群勤勞淳樸的山村姑娘剛洗完衣服,披著月光笑盈盈地歸來了,也許她們正為什麽開心的事兒在竹林裏嬉戲追逐著,笑鬧聲傳出翠竹林外。
密密的荷葉紛紛倒向兩旁,蓮花搖動,水波蕩漾,原來是順流而下的漁舟正輕盈地穿過荷花叢,弄亂的荷塘月色,劃破了大山的寧靜。
春花春草,任憑它枯謝吧,我要留下享受這無比風光。
關於寫景的作文3000字雪已經下了很久, 很久……
她給窗戶戴上了花夾子;給樹梢戴上了雪帽;給莊稼蓋上了雪被。
雪,很大,很大,無聲無息地下個不停。
於是,屋前的小河披上了華麗的衣裳;遠處,傲雪而開的梅樹在雪中、在風中綻開花蕊,傳來壹陣陣餓了似的芬芳,沁人心脾,悠然神往……
打開壹把小傘,穿上厚厚的棉襖,戴上皮帽,走在雪路上,聽雪花無聲的歌謠;看雪花在樹葉上舞蹈;享雪花撫摩著我臉的冰涼……
雪越下越大,有的像天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頑皮的小孩在翻跟鬥;有的抱在壹起,像玉雕的圓球;還有的像樹葉壹樣優雅、端莊地飄落下來。
捧起壹捧雪,仔細壹看,發現雪花是那樣的晶瑩、純潔、美麗,亮晶晶的,雪白雪白的。再壹瞧,小雪花是六角菱形的,上面還有著細致的花紋,那壹定是能工巧匠們的傑作吧?!千姿百態的雪花就像裊娜地開放的花……手中的雪花宛如明珠,散發著柔美的是上蒼送給人們的禮物。然而,有如曇花壹現,它卻融化在我的指間,順著指縫滴落。
當美麗的雪花飄揚飛舞,我總忍不住伸手去接住它,被它的晶瑩剔透所陶醉,然而,不管我如何小心地對待這朵純潔之花、天使的禮物,它卻總是轉瞬即逝,讓我黯然。
求寫景詩送別詩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名句: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名句:壹片冰心在玉壺.
王之渙 [送別]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名句: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寫景
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名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找幾句寫景的詩,在線等,寫作文,拜托拜托山水詩的最佳代言人向來是王維、孟浩然,請看以下文章,既有他二人著名山水詩,也有其他人描寫山水的佳句:
王維在《竹裏館》壹詩中這樣描寫他的內心體驗: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獨坐在幽深的竹林裏彈琴長嘯,無人知曉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來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內心的孤獨,明月的清輝帶給他壹種寂靜的快樂。物我合壹而物我兩忘,禪意與詩情水 *** 融。《鹿柴》也是這樣的: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王維也善於捕捉音響、色彩、畫面、感受相交織的動人壹刻,統壹於最能傳達情韻的意境之中,用恰當的語言表現出來。請看他的山水小詩《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有壹首描寫深秋景色的小詩,名為《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王維的五言律詩《山居秋暝》更是壹首集詩畫樂於壹體的佳作: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水詩直到盛唐時代才蔚為大觀。孟浩然與王維首開山水詩派,光被後代詩壇。孟浩然比王維稍長,他的山水佳篇很有意境。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其他佳句——
山:
1、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2、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4、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5、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6、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7、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3、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5、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
6、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日映青丘島,塵起邯鄲陸。江移林岸微,巖深煙岫復”(《循役朱方道路》)
“山嶂遠重疊,竹樹近蒙籠。開襟濯寒水,解帶臨清風”(《遊沈道士館》)
“長枝萌紫葉,清源泛綠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泛永康江》)
繼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蒹葭》)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裏:《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來、雲飄雪降、山海湖泊、名勝古跡、城鎮村落、街道庭院……哪壹樣不值得我們用詩壹般的語言去謳歌,但寫景作文讓小學生煞是頭疼,為什麽呢?壹是胸中無好詞佳句,二是作文言之無序。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壹單元側重訓練的作文就是寫景作文。根據小學生寫景作文的現狀和課本的編排情況,我是如何訓練寫景作文的呢?
壹、緊密聯系課文指導寫作
第壹單元的《海上日出》、《夕照》、《迷人的張家界》,還有積累運用壹的《大理三塔》,這些文章都是很好的寫景範文。
海上日出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日出的過程;《夕照》按時間順序寫出了如詩的夕照;《大理三塔》按空間順序寫出了三塔的樣子。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寫景作文要按壹定順序去寫,並見識了各種順序。學生還知道了寫景作文在描寫時,要“寓情於景”,要帶著感情去描寫,展開豐富的想象,盡量運用生動的語言、貼切的手法。如:聯想、比喻、誇張等。只有這樣枯燥的景物描寫才會變得充滿生機,富有情趣,才會吸引讀者。當然學生還知道了文章寫得這樣細致傳神得益於作者的細致觀察。
二、讀萬卷書,過語句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萬卷書,才能行萬裏路。要想寫好寫景作文,積累壹定量的寫景狀物的詞匯勢在必行。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強化訓練詞語。學生飽覽寫景的文章,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好詞佳句。
三、細致觀察,抓住特點。
經過上面兩個環節,學生為寫景作文已作好準備工作,下面就是實戰演習了。事也湊巧,天助我也!那天天降暴雨,天昏地暗。暴雨入註。我就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觀察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學生觀察得很細。之後學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這場暴雨,並且寫出了特點。其中壹個學生這樣寫大雨傾盆時:粗大的雨點,狂暴地落在屋頂上,整個天空似乎要崩塌下來,電閃雷鳴、暴風驟雨,似乎要把這個世界吞沒。雨下得更大了,大地間像掛上了壹幅巨大的珠簾。另壹學生這樣寫天晴雨住時:大雨終於筋疲力盡了,雨漸漸地小了,樹木又精神振奮地站了起來,烏雲漸漸地退了,太陽露出了笑臉。
這次習作之後我又讓學生觀察了校園,寫校園的景色。在寫秋天的校園時,該生用敏銳的眼光捕捉到“醜菊”,用他獨特的視角寫出了白花雕零,惟醜菊獨放異彩。他在作文中這樣寫到:秋天五顏六色的花兒都不願自己先雕謝,還想壹直比下去。這時醜菊開花了,別的花兒,壹看見醜菊那漂亮的鮮嫩的小花,都心甘情願地低下了頭。
通過這三個環節的環環相扣,學生寫出了令人滿意的作文。當然這不是劇終,貴在堅持。我相信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會睜大雙眼看世界,留心觀察、留意生活、留住精彩!
qq551236485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文大全網 ? 寫景詩作文 有沒有把寫景的古詩改寫成作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