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中較多地保留著前代詩人運用過的壹些詞匯,由於歷史的積澱,這些詞匯浸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賦予特定的涵義,就形成了意象。
詩品家司空圖說:“意象欲出,造化以奇。”胡應鱗在《詩藪》裏也說過:“古詩之妙,專求意象。”
由此可見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也是詩人傾註情感的焦點。因此鑒賞詩歌時必須熟知常見意象,並理解其寓意,這樣才能有助於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有: “折柳”,由於“柳”、“留”諧音,古詩中的“柳”暗含希望對方留下來之意。《詩經》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句子。
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壹習俗始於漢而盛於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隋無名氏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代西安的霸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霸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再如“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起思念故鄉的感情呢? “杜鵑”,俗稱布谷,又名子規、杜宇、斷腸鳥,是淒涼、哀傷的象征。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地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
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恰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開得那樣鮮紅,便說成杜鵑啼得血。正像唐代詩人成彥雄寫的“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壹起。李白《蜀道難》詩雲:“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杜鵑的啼叫又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思。
“冰雪”,古人往往以它的晶瑩潔白比喻心誌的忠貞、品格的高潔。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冰心即高潔的心性。古人常用“清如玉壺冰”比喻壹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張孝祥《念奴嬌》有“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句子。 “月亮”,空靈、清澈、高潔,它鑄造了不少中國古詩的血脈和靈魂,見證歷史的悲涼,演繹生命的絕唱,渲染離別的情懷,傾訴閨閣的幽怨,烘托劫後的荒涼,感悟人生的哲理等。
如李煜的《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詩人望月思故國,寫出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李白《靜夜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都體現了詩人望月懷親、思鄉念友懷念故國之情。 “南浦”、“長亭”,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長亭都喻指送別。
南浦是水邊的送別之所。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古人水邊送別並非只在南浦,但由於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壹個專名了。
而長亭則是古代設在路邊供人休歇的廳舍。庾信《哀江南賦》雲:“十裏五裏,長亭短亭。”
說明當時每隔十裏設壹長亭,五裏設壹短亭。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對長亭晚。”
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詞裏長亭已成為陸上送別之所。 “浮雲”、“春草(芳草)”,則有遊子離思之意,“浮雲”出自漢古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春草(芳草)”出自《楚辭?招隱士》“王孫兮不歸,春草生兮淒淒。”如杜甫《夢李白》“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秦觀“淒淒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
類似的意象還有“落日(夕陽)”、“蓬草”等。而蘇軾的《蝶戀花》:“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則另有出處,即屈原《離騷》中靈魂的告語“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指實現美好理想的地方。
“梧桐”、“芭蕉”在古典詩歌中大多表達孤獨憂愁、淒苦之意。古語常有“壹葉落而知天下秋”說得便是梧桐葉落。
以梧桐寫悲秋,則是淒涼悲傷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可見梧桐總是跟愁分不開。民樂合奏曲《雨打芭蕉》蜚聲中外,其聲淒清,聽之無不為之動情。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壹樣,令人愁腸百結。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縱然無雨,風吹芭蕉的葉片,也吹出冷氣颼颼。 “梅花”、“松柏”,早期的詠梅詩尚無明顯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成為壹種高潔人格的象征。
唐詩中有“壹白雪相似,獨清春不知”的句子。陸遊《蔔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詩中梅花都顯示壹種高潔的品格。“松柏”出自《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調也。”
後世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如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後來富貴已雕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蟋蟀”,《詩經?幽風?七月》中對蟋蟀的活動描寫得相當細致:“七。
2.春在古詩中有哪幾種意象關鍵詞:詩詞創作 春*意象 原型批評 摘 要:春*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壹個意象,用來表達送別、相思的主題。
用榮格的原型批評對這壹意象進行原型分析,它在古代文學中的最早出現及當時創作者的心理,後世作品中的運用,在名稱和象征意義上的變化。 中國古代文學具有極為豐富的原始意象,古典詩詞的藝術特征就是以意象為表現基礎的。
意象作為古老的美學概念,是詩人抒發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進入古典詩詞的意象更是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有的審美情趣,詩人往往用意象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只有對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我們才能對詩歌藝術產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會產生深摯的審美情感。在中國古典文學的藝術長廊中,有關時間和空間的經典意象層出不窮,原型意義的內容被大大地擴展開來,成為壹種現實的、廣泛存在的文學作品的構成要素,這也就使原型概念在批評實踐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義。
按照榮格創立的原型批評,我們知道,每個原型就是“壹個象征”、“壹個意象”,古典文學中的原型作為藝術符號,往往牽系著古老民族豐富的歷史經歷和心靈世界。原型在文學作品中被有效地形象化,喚起了讀者的***鳴。
原始意象即原型得益於文學作品這個載體,不斷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復出現。原型批評的另外壹個重要人物弗萊說:“(原型是)壹個象征,通常是壹個意象,它在文學作品裏反復出現,足可被認作人的文學經驗之總體的因素。”
{1} 在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詩詞的創作中,“春*”就是這樣壹種原型,它經常用在表達送別、相思主題的作品中,成為抒發離愁別恨的壹個意象。卡西爾曾說過:“藝術王國是壹個純粹形式的王國”,而“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而是訴諸感覺的”{2},所以,春*的意象也就構成了壹種詩的純粹形式,它凝聚著我們民族的豐富歷史內容和文化意蘊。
春*意象最早出現在《楚辭·招隱士》中:“王孫遊兮不歸,春*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這篇作品始見於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後世許多學者認為是西漢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劉安所作。因為劉安常到長安朝見漢帝,但朝中情況異常險惡,作為他的賓客的淮南小山擔心劉安遇害,希望他不要在長安久留,早日歸來。
賓客們遠望劉安離去和將要歸來的道路,在明媚的春光裏,他遲遲不歸,只能望見滿目萋萋的春*。思念之情非常急切,從“春*生”到秋天的“蟪蛄鳴”,時光流逝,感情愈烈。
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詩人把情思融進物象,萋萋的春*凝聚著無限思念。
春*既是報春的使者,更是詩人寄托離情別緒的載體。而美好的春色又總能逗引起懷念故人盼望團聚的思想感情,最能表達離愁無窮無盡的情思。
春*意象反映出來的其實是中國古代廣闊深遠的時空意識。宇宙浩瀚無窮,亙古不變,春*的形象猶如灞陵傷別的年年柳色反復撞擊著文人才士的心靈。
見春*而思念遠方的親人,這在交通、通訊非常落後的古代,是許多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動,而春*也成為壹種原型,這壹“典型的反復出現的意象”,經過詩人們長期、反復地運用,產生了鮮明的象征意義。原型壹旦出現在文學作品裏,便會使讀者如同重溫遠祖的切身體驗那樣,受到強烈的感染。
榮格認為原型是種族代代相傳的基本意象。作家是在集體無意識的支配下,不自覺地在作品中體現了某些原型;而讀者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則由這些原型而觸動了積澱在內心深處的集體無意識,這時會突然感到酣暢淋漓,得到心靈的震撼,仿佛全人類的聲音都在心中***鳴。
自從“春*”在《楚辭·招隱士》中出現以後,春*原型和抒發離別相思之情結下了不解之緣,描寫別離的詩人對春*這壹意象十分鐘情,使它成為詩詞創作中壹個固定的意象,而“王孫”也成為詩人筆下遊子的代稱。春*意象經常在後世的作品中出現。
李商隱曾把這個現象概括為:“見芳*則怨王孫之不歸。”(《獻河東公啟》)綠遍天涯的萋萋芳*將人們的情思引向遠方,碧*連天,寄托著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別親友時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
以春*為意象抒發離別情結的詩句不勝枚舉: 江淹《別賦》:“春*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謝靈運《悲哉行》:“萋萋春*生,王孫遊有情。” 李白《灞陵送別行》:“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 劉長卿《謫仙怨》:“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萋萋。”
獨孤及《登後湖傷春懷京師故舊》:“山山春*滿,何處不相思。” 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更行更遠還生。”
王維《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這首送別詩也出現春*原型,獨特之處在於從時間上將來年的春*表現出來,在當前想到未來,在送別當日就流露出歸期難定、離思方深的感情。題為“送別”卻又無具體送別情節,以春*為反襯,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裏,似淺實深,意蘊悠長,回味無窮。
李白《春思》:“燕*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首詩的動人之處在於從空間上表現異地的春*,描寫。
3.詩詞中春的意象關鍵詞:詩詞創作 春*意象 原型批評 摘 要:春*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壹個意象,用來表達送別、相思的主題。
用榮格的原型批評對這壹意象進行原型分析,它在古代文學中的最早出現及當時創作者的心理,後世作品中的運用,在名稱和象征意義上的變化。 中國古代文學具有極為豐富的原始意象,古典詩詞的藝術特征就是以意象為表現基礎的。
意象作為古老的美學概念,是詩人抒發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進入古典詩詞的意象更是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有的審美情趣,詩人往往用意象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只有對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我們才能對詩歌藝術產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會產生深摯的審美情感。在中國古典文學的藝術長廊中,有關時間和空間的經典意象層出不窮,原型意義的內容被大大地擴展開來,成為壹種現實的、廣泛存在的文學作品的構成要素,這也就使原型概念在批評實踐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義。
按照榮格創立的原型批評,我們知道,每個原型就是“壹個象征”、“壹個意象”,古典文學中的原型作為藝術符號,往往牽系著古老民族豐富的歷史經歷和心靈世界。原型在文學作品中被有效地形象化,喚起了讀者的***鳴。
原始意象即原型得益於文學作品這個載體,不斷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復出現。原型批評的另外壹個重要人物弗萊說:“(原型是)壹個象征,通常是壹個意象,它在文學作品裏反復出現,足可被認作人的文學經驗之總體的因素。”
{1} 在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詩詞的創作中,“春*”就是這樣壹種原型,它經常用在表達送別、相思主題的作品中,成為抒發離愁別恨的壹個意象。卡西爾曾說過:“藝術王國是壹個純粹形式的王國”,而“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而是訴諸感覺的”{2},所以,春*的意象也就構成了壹種詩的純粹形式,它凝聚著我們民族的豐富歷史內容和文化意蘊。
春*意象最早出現在《楚辭·招隱士》中:“王孫遊兮不歸,春*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這篇作品始見於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後世許多學者認為是西漢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劉安所作。因為劉安常到長安朝見漢帝,但朝中情況異常險惡,作為他的賓客的淮南小山擔心劉安遇害,希望他不要在長安久留,早日歸來。
賓客們遠望劉安離去和將要歸來的道路,在明媚的春光裏,他遲遲不歸,只能望見滿目萋萋的春*。思念之情非常急切,從“春*生”到秋天的“蟪蛄鳴”,時光流逝,感情愈烈。
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詩人把情思融進物象,萋萋的春*凝聚著無限思念。
春*既是報春的使者,更是詩人寄托離情別緒的載體。而美好的春色又總能逗引起懷念故人盼望團聚的思想感情,最能表達離愁無窮無盡的情思。
春*意象反映出來的其實是中國古代廣闊深遠的時空意識。宇宙浩瀚無窮,亙古不變,春*的形象猶如灞陵傷別的年年柳色反復撞擊著文人才士的心靈。
見春*而思念遠方的親人,這在交通、通訊非常落後的古代,是許多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動,而春*也成為壹種原型,這壹“典型的反復出現的意象”,經過詩人們長期、反復地運用,產生了鮮明的象征意義。原型壹旦出現在文學作品裏,便會使讀者如同重溫遠祖的切身體驗那樣,受到強烈的感染。
榮格認為原型是種族代代相傳的基本意象。作家是在集體無意識的支配下,不自覺地在作品中體現了某些原型;而讀者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則由這些原型而觸動了積澱在內心深處的集體無意識,這時會突然感到酣暢淋漓,得到心靈的震撼,仿佛全人類的聲音都在心中***鳴。
自從“春*”在《楚辭·招隱士》中出現以後,春*原型和抒發離別相思之情結下了不解之緣,描寫別離的詩人對春*這壹意象十分鐘情,使它成為詩詞創作中壹個固定的意象,而“王孫”也成為詩人筆下遊子的代稱。春*意象經常在後世的作品中出現。
李商隱曾把這個現象概括為:“見芳*則怨王孫之不歸。”(《獻河東公啟》)綠遍天涯的萋萋芳*將人們的情思引向遠方,碧*連天,寄托著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別親友時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
以春*為意象抒發離別情結的詩句不勝枚舉: 江淹《別賦》:“春*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謝靈運《悲哉行》:“萋萋春*生,王孫遊有情。” 李白《灞陵送別行》:“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 劉長卿《謫仙怨》:“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萋萋。”
獨孤及《登後湖傷春懷京師故舊》:“山山春*滿,何處不相思。” 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更行更遠還生。”
王維《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這首送別詩也出現春*原型,獨特之處在於從時間上將來年的春*表現出來,在當前想到未來,在送別當日就流露出歸期難定、離思方深的感情。題為“送別”卻又無具體送別情節,以春*為反襯,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裏,似淺實深,意蘊悠長,回味無窮。
李白《春思》:“燕*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首詩的動人之處在於從空間上表現異地的。
4.關於春的古詩名句和其中意境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描寫了春天來了,春雨綿綿而下,萬物開始復蘇。
含有春的詩詞 含有春字的古詩詞評分參考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唐李華《春行即興》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唐戴叔倫《蘇溪亭》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宋·黃庭堅《清平樂》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唐韓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唐韓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滿園春色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楊柳不遮春色斷,壹枝紅杏出墻頭宋·陸遊《馬上作》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憶江南》: 壹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宋·陸遊《豆葉黃》 細聽春山杜宇啼,壹聲聲是送行詩宋·辛棄疾《浣溪沙》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王維《春曉》 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宋·姜夔《揚州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朱熹《春日》。
5.描寫春天的詩句,帶解析描寫春天的詩句及解析如下:1、夜月壹簾幽夢,春風十裏柔情。
出自宋代秦觀的《八六子·倚危亭》。解析:當年在夜月裏,我們***同醉入壹簾幽夢,溫柔的春風吹拂著妳我。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解析: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雕零殆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放。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解析:知道嗎?知道嗎?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雕零了。
4、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出自唐代杜甫的《絕句二首》。
解析: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5、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壹半春休。
出自宋代王雱的《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解析:海棠的花瓣還未像雨點般墜,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經如雪花般紛紛飄落。
由此知道,原來春天已經過去壹半了。
6.關於春的詩和它的意境春 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註釋] 1.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2. 尋芳:遊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4. 等閑:平常、輕易。
“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5. 東風:春風。
[簡析] 人們壹般都認為這是壹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
“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
次句“無邊光景壹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
“壹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壹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壹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
“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麽能“等閑識得東風面”。
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壹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
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
“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
這其實是壹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7.描寫春夏的意象落花
自然是人類永遠的認識對象和審美對象。自然的形式豐富多彩,人類對美的擷取也無窮無盡。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與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產生。我國歷史上優秀詩詞數不勝數。
落花是壹種自然現象,自然規律,但在我國古詩詞中卻賦予了它們以情感和生命。歸納起來,“落花”意象有這樣幾層意思。
A、壹是把落花作為自然景物來描寫,構成壹種優美的意境。“春城無處不飛花”(韓翃《寒食》),給人的感覺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各種顏色的花兒在風中輕揚曼舞,美妙極了。“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伴隨著風雨之聲,落花片片,滿地繽紛,可以想見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爛漫之趣。
B、壹是面對落花,唏噓感嘆:嘆年華易逝,美麗不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從中可以看出國破家亡之恨,無可奈何之情。“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壹剪梅》)抒發了濃濃的郁悶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詞。花落巳葬,己去誰葬,暗含自己的命運還不如落花,道盡了心中的綿綿的悲苦。
C、還有壹種是以落花寓意昂揚向上的精神。“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間考生俞樾在禮部復試,以此句為詩開頭,寓意希望在人間。“壹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詩人寧可在與頑固派的鬥爭中粉身碎骨,也不願委曲求全同流合汙。
柳
A、柳從《詩經》開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就首開了詠柳寄情、借柳傷別的先河。天下千樹萬樹,“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人們送 別偏要折柳寫柳,這是因為“柳枝依依”,含情脈脈,“條條有情”的緣故。古人取其義表示眷戀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二音相諧,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別之情。折柳送別,自漢朝以來就有了。南朝樂府民歌有“上馬不促鞭,反折楊柳枝,碟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反映了那時贈別,馬上的、馬下的都折柳。B、普普通通的楊柳易勾起人從未明確意識到的感觸與聯想。詩中少婦“不知愁”登樓賞景,觸“柳色”而生離愁別緒:“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唐·王昌齡《閨怨》) C、楊柳有著裊娜的風姿,迷人的意態(“壹絲柳,壹寸柔情”)所以,它被賦予纏綿悱惻哀怨無盡的情懷。這種情懷與離別的淒婉悲傷不謀而合,“楊柳依依”,“依依離情”,詩人們喜歡以柳入詩,原因大概在此吧。
另外,燕子、細雨、流水等也可以用於代表春夏的意象,詳細的就不說了。
希望以上這些可以幫到妳。
8.關於春天的詩句及其賞析春天的詩句:《春夜喜雨》這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賞析:創作此詩時,詩人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錢塘湖春行》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賞析:全詩以“春”字為著眼點,景中寄情,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喜悅輕松地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