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荷馬史詩寫些什麽啊?它主要的思想是什麽,在那又對他的評價總結方面的描述。

荷馬史詩寫些什麽啊?它主要的思想是什麽,在那又對他的評價總結方面的描述。

《荷馬史詩》的形成?

荷馬史詩《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又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古希臘兩部最早的文學作品,也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

關於其作者和形成過程,歷來多有爭論。目前,比較壹致的看法是這樣的:?

公元前十二世紀初期,在小亞細亞的特洛伊發生過壹次歷時十年之久的部落戰爭。戰爭結束後,在小亞細亞和希臘各地流傳著很多關於這次戰爭的歌謠傳說,大多以歌頌戰爭中的英雄人物為主要內容。這些歌謠由民間歌人世代相傳。到了公元前九至八世紀,壹個名叫荷馬的民間盲歌人,以其高超的藝術才能對這些長期流傳於民間的歌謠進行加工整理,編成了兩部完整的長詩。這也就是“荷馬史詩”這壹名稱的由來。?

不過,這時的史詩還只是以口頭的民間歌謠的形式存在的。史詩成為文學作品在公元前六世紀。當時,雅典的學者們在執政官庇士特拉圖的要求下把史詩記錄了下來並使其基本定型。以後又經過長期的流傳和演變,到了公元前三至前二世紀,才由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學者們最後編定。(當時由於馬其頓王國的興起,希臘淪為其國土的壹部分,文化中心也從雅典轉移到亞歷山大城。)?

由此可見,荷馬史詩的編寫經歷了古希臘從氏族社會晚期到奴隸社會衰落這樣壹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並不是荷馬個人的創作,而是以民間歌謠為基礎,由集體與個人智慧相結合而形成,最後由文人學者編定的。?

《荷馬史詩》的主要情節?

荷馬史詩中所描寫的特洛伊戰爭,經考古發掘證明確有其事。特洛伊城(古稱伊利昂)位於小亞細亞西北海岸,曾是愛琴海文明時期壹個重要的文化中心,物產豐饒,商業繁榮。公元前十二世紀初,希臘半島上壹些文化發展相對落後的部落,曾經組成聯軍,渡過愛琴海向特洛伊發動進攻。戰爭持續了整整十年,最終以特洛伊城被焚毀而告終。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壹場處於氏族社會晚期的古希臘人為掠奪財富和奴隸而進行的壹場部落戰爭。但是在荷馬史詩中,這場戰爭卻是另外壹番景象,具有濃厚的神話傳說的色彩,這自然是與早期希臘文明史上神話的繁榮分不開的。?

《伊利昂紀》的主要英雄阿基琉斯的父母舉行婚禮時,忘記了邀請不和女神厄裏斯。這位女神便伺機報復,在宴席上扔下了壹個“不和的金蘋果”,上面寫著“給最美的女神”。天後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美神阿佛洛狄忒果然爭奪起來。眾神之王宙斯讓她們去找特洛伊王子帕裏斯評判。三位女神均許諾給帕裏斯最大的好處。赫拉許他成為最偉大的君王,雅典娜許他成為最勇敢的戰士,阿佛洛狄忒許他以最美貌的妻子。帕裏斯把金蘋果判給了阿佛洛狄忒。這位女神信守諾言,幫助帕裏斯拐走了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美麗的海倫,並劫走了大批財富。希臘各部落決定興兵討伐,公推墨涅拉俄斯的哥哥、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為首領,組織了十萬大軍和壹千多只戰船,渡海攻打特洛伊。戰爭進行了九年多,眾神各助壹方,但特洛伊城始終未能被攻破。?

到了第十年,希臘軍中發生了壹次內訌。身為主帥的阿伽門農蠻橫地奪走了最勇猛的首領阿基琉斯的壹名女俘,阿基琉斯憤而罷戰。《伊利昂紀》的故事就以阿基琉斯的憤怒為開端,集中描寫了第十年裏五十壹天內發生的事情(全詩***壹五六九三行,二十四卷)。?

由於希臘軍失去了最勇猛的將領,他們無法抵擋住由帕裏斯的哥哥赫克托爾率領的特洛伊軍的猛烈攻勢,壹路敗退到了海岸邊。阿伽門農想同阿基琉斯和解,請其出戰,但遭到拒絕。這時,阿基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洛斯看到希臘軍行將覆滅,便借了阿基琉斯的盔甲殺上戰場,打退了特洛伊人的進攻,但自己卻被赫克托爾所殺。阿基琉斯聞訊後悲痛欲絕。他悔恨自己的義氣用事,壹怒之下重上戰場,殺死了赫克托爾並將其屍體拖在戰車後泄恨。後來,赫克托爾的父親、特洛伊老王普裏阿姆斯向阿基琉斯贖回了兒子的屍首。雙方暫時休戰。特洛伊老王為赫克托爾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伊利昂紀》到此嘎然而止。?

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後來,阿基琉斯被帕裏斯用箭射死。希臘軍中代之而起的是另外兩位首領:勇力過人的埃阿斯和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埃阿斯又因與奧德修斯爭奪阿基琉斯的盔甲未果而怨憤自殺。最後,奧德修斯設木馬計,把藏有伏兵的木馬棄於特洛伊城外,假意退兵。不知就裏的特洛伊人將木馬推入城內。當夜,希臘軍裏應外合,終於攻破了特洛伊城。這場歷經十年之久的戰爭終於結束了。離國很久的希臘軍首領們攜帶著擄掠來的財物和俘虜紛紛回國。奧德修斯也與同伴們壹起踏上了返回故鄉伊大卡的旅程。以奧德修斯的海上歷險為中心的另壹部史詩《奧德修紀》從此拉開了帷幕(全詩***壹二壹?五行,二十四卷)。?

奧德修斯的回鄉之旅極為坎坷。他在海上又漂流了十年。史詩采取倒敘的手法,先寫他第十年漂流到斯赫裏島上,受到當地國王的款待。他向國王講述了自己海上漂流的經歷:他在海上遇上了風暴;獨眼巨人庫克羅普斯吞食了他的夥伴;神女喀爾刻又把他的其他同伴用巫術變成了豬;他遊歷了冥土,見到了許多熟人的亡魂;躲過了用歌聲惑人的塞壬妖島;逃過了六頭十二腳的女妖斯庫拉和藏在漩渦下的女妖卡律布狄斯;他在船只被宙斯擊沈後流落到壹個海島上被女神卡呂普索挽留了七年才離開。後來他就到了斯赫裏島。國王聽完他的遭遇後派船送他回家。與此同時,他的兒子帖雷馬科正在四處尋找他的蹤跡;伊大卡的貴族以為奧德修斯已死,也正紛紛追求他的妻子珀涅羅珀,並妄圖奪得他的財產和地位;珀涅羅珀卻壹直在企盼著丈夫歸來。歷經磨難的奧德修斯終於回到了伊大卡。他得知了家中發生的事情後,化裝成乞丐,潛入王宮,殺死了那些占據著他的王宮的求婚者,終於和妻子團聚。?

以上就是荷馬史詩的主要內容。兩部史詩分別通過對戰爭和人與自然鬥爭的描寫,著力渲染了古希臘英雄集體主義至上的可貴品質和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主義?

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從氏族公社制向奴隸制過渡時期的產物。史詩所著力刻畫的英雄人物身上大部分既洋溢著氏族英雄的氣概又顯現著早期奴隸主的意識。?

阿基琉斯勇猛過人,銳不可擋;他能夠顧全大局,不計前嫌,毅然出戰;他愛憎分明,因好友的陣亡而悲痛欲絕,殺死對手後又將其拖於戰車後以泄憤。這些都體現了他英雄主義的本色。可是他因為個人利益蒙受了損失就拒絕參戰,並且為了顯示自己的重要地位而不願和解,最終導致了希臘軍隊的重大傷亡,這種易怒與任性正顯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氏族貴族的個人意識。

相比之下,赫克托爾更具有英雄主義氣概和集體主義精神。他預感到城邦將被摧毀,自己將要陣亡,妻子將淪為奴隸。可是他毅然代父上陣,身先士卒,最後血灑疆場。《伊利昂紀》中對於赫克托爾辭別妻子出戰和陣亡後全城為其舉哀的場面的描寫加重了這壹形象的悲劇色彩。?

奧德修斯是荷馬史詩中奴隸主特征最明顯的壹個人物。他是伊大卡王,又是希臘軍中智勇雙全的將領。他具有作為奴隸主的各種品質和才幹。他足智多謀,能言善辯;他具有百折不撓的勇毅,雖歷盡磨難仍壹心要返回家鄉;他對愛情專壹,抵制住了女神們的種種誘惑最終回到了妻子身邊;他關心下屬,同情奴隸,受人愛戴。同時,他也有虛偽狡詐的壹面,對不忠的家奴也極其殘忍。?

由此可以看出,史詩在竭力渲染各個英雄人物高貴品質的同時,並沒有回避他們的缺點,有時甚至還是嚴厲的批評。所以,壹直以來,人們還把荷馬史詩看作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軀。?

應該說,作為壹部古希臘社會向奴隸制過渡時期形成的作品,史詩中的貴族化傾向是難以避免的。在當時,由於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而導致貴族與平民日益分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個人財富不容侵犯逐漸被當作壹種社會準則。貴族們為集團既得利益而奮勇作戰更被看作是壹種至高無尚的高德。史詩所著力刻畫的壹個個英雄形象也正是這些部落貴族的代表。他們的思想不僅代表著壹種積極樂觀、勇於進取的人生態度,更代表著與壹種嶄新的社會制度相匹配的社會道德規範。?

《荷馬史詩》的藝術成就

荷馬史詩產生於古希臘文學史上神話傳說與英雄故事繁榮興盛的時期。整部作品不僅內容豐富多彩,情節引人入勝,而且在藝術上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首先,規模宏大,構思精巧是史詩結構的壹大特色。兩部史詩都以空前宏偉的規模全面展現了處於過渡期的古希臘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情況,前後***涉及了二十年間發生的歷史事件。但是史詩並沒有平鋪直敘、記流水帳似地記述其全過程,而是使用了高度集中、高度概括的創作手法,既突出了重點,又照顧了全局。《伊利昂紀》以阿基琉斯的兩次憤怒為線索,把情節高度濃縮在戰爭最後壹年的五十壹天中,而具體描寫的也只是九天間發生的事情;《奧德修紀》首先描寫的是奧德修斯回到故鄉伊大卡前四十二天的海上遭遇,然後再用倒敘的手法展現了他海上十年的漂流經歷,同時又以帖雷馬科尋父和全家團圓為線索,使全篇首尾呼應,渾然壹體。這樣的結構布局使全詩的情節引人入勝,極富於戲劇性。?

其次,史詩用自然質樸的口語寫成,使用了大量口頭藝術的表現技巧,如誇張、烘托、比喻、固定修飾語和套語等。這些藝術手法的使用,是與其關照全局、突出重點的結構特征分不開的。誇張、烘托、比喻手法的運用貫穿始終,使全詩具有壹種磅礴的氣勢,洋溢著濃厚的英雄主義氣息;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又極富表現力,如用長老們看到海倫時的驚訝的表情和交頭接耳的動作來烘托其驚人的姿色,用老鷹追鴿來比喻阿基琉斯追擊赫克托爾。同時,使用固定修飾語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個性特征,如“捷足的阿基琉斯”、“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等。重復套語的使用更體現了作品源於口頭藝術的特色,有利於加深印象和形成節奏感。據統計,全詩重復的詩句約九千行,占整個篇幅的三分之壹。總之,整部作品之所以具有史詩的宏大氣勢,之所以能塑造出壹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得益於對民間口頭藝術的介鑒。?

第三,詩歌本身獨特的韻律和源於神話傳說的豐富的想象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史詩采用六音步長短短格的詩體,不押韻尾,使全詩節奏鮮明又靈活多變。古希臘神話本身就包含著豐富多彩的想象,把它們納入到具有獨特表現力的詩歌當中,使得全詩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浪漫主義色彩。?

自古以來,荷馬史詩都被看作是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這部作品中,人們不僅可以欣賞到絢麗多彩的神話傳說和氣勢磅礴的英雄故事,也可以從中了解到很多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等方面的知識,更可以把它當作文學創作的典範來學習。從公元前五世紀開始,在古希臘雅典每四年舉行壹次的慶祝節日上,人們都要朗誦荷馬史詩。後世許多著名作家如維吉爾、但丁、彌爾頓、歌德等都曾從史詩中汲取創作素材,引發創作靈感。荷馬史詩在歐洲文學和文化發展史上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將使其永遠處於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