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竹子借物喻人寫壹段話如下:
1、正值初春,剛剛下了壹場春雨,那碧綠的竹葉托上幾滴圓滾滾、亮晶晶的小露珠,越發綠的發亮,綠的心醉。
竹子就是這樣,清高又純樸的氣質,清麗又脫俗的風韻,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的悠閑,我愛竹,更愛竹那不畏世俗的顛覆,不為塵世所打擾,自凈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學習它節節高的品質和獨立清高的氣勢。
試問天下文人墨客,妳們贊竹,可妳們有沒有真正地愛竹,敬竹?竹子,雪色林亦覆,獨有壹林清。不與“純色”染,獨立嚴寒中。
2、寒冬時節,竹子林在凜冽的寒風中依舊傲然挺立,依舊我行我素,向人們展示著她那亙古不變的皮膚。寒風挾帶著冷雪打在竹子身上,壓彎了它的身軀,但它始終不肯趴在地上。
我想,也許她還不甘心就此倒下,她也許在等,等著“明朝紅日出,依舊與雲齊。”“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3、我喜歡竹子,我特別愛在空暇之時去竹林裏玩。在山上竹林,我踩在曲曲折折伸向遠方的人工山路上,放眼看去,滿目都是新綠,如壹片綠色的海洋,在高大挺拔的竹子的圍擁下,我有壹種脫離人間、涉足自然凈土的心境。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寫歷史,添光彩,路是平坦是曲折都要靠自己走出來,都應該像竹壹樣,每走壹節,都要虛心直上,堅不可摧,以堅忍不拔的秉性,給自己人生添上濃墨重彩的壹筆。竹子,我贊美您!
4、竹子有永不變色的英雄本色。“莫嫌孤葉淡,終久不雕零”。“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無論是酷暑之烈日炙烤,還是嚴寒之雪染霜侵,經春歷夏又秋冬,始終是郁郁蔥蔥,綠葉素榮,“不改清陰待我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