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壹種完美的造物
等於它自身
留神於它的限制
確切地充滿了
卵石般的意義
他的香氣不會令人想起任何事物
不會嚇跑任何事物不會激起欲望
它的氣味和寒冷
公正而充滿尊嚴
我握著它時
感到深深的悔恨
它高貴的身體
被壹種虛假的溫度滲透
——卵石不會被馴服
最後它們都會看著我們
以平靜、清澈的眼睛
賞析
讀波蘭詩人齊別根紐·赫伯特的詩歌《卵石》,可以明白自我的完整意義。
詩歌壹開始以冷靜的語調作出判斷:“卵石∕是壹種完美的造物”。“完美”是極致意義的詞語,似乎不應該用來修飾卵石,卵石太普通了,這壹詞語的陌生組合,引人對卵石產生非分的想象。但詩人馬上制止這種猜想,以四個詩節闡釋“完美”的含義。卵石的完美在於它與自己相等,打破了人們對完美的期待,完美在世人心目中的各種各樣附加的含義,被詩人刪除了,並且詩人強調地指出卵石的完美就是它是卵石,而非他物。詩人用“留神於它的限制”賦予卵石以理性的人格,卵石懂得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的邊界,它用理性控制自己,確保自己的完整,“確切地充滿了”表達了卵石既不想越出自我,以擴大疆界來增加自我,也不想因為任何因素減少自我,總之,必須是準確地等於自己,以保證自己的圓滿自足。接下來詩人從卵石與他者的關系中,進壹步說明卵石的自我意義。
卵石不是孤立於世界,它的存在必然和他者發生聯系,但是卵石在這種聯系之中,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它保證自己在與他者的聯系中的零影響。它的氣味(譯者翻譯為“香氣”似不妥,香氣濃烈了些,應該是下文的“氣味”)“不會令人想起任何事物”,他者看到的是它自己。它也不會戴著冠冕嚇跑任何事物,它不具備威脅,沒有威權形象。它甚至不會激起他者的欲望,不讓占有,也不讓玷汙。
這三個否定句,讓人聯想到米沃什的《禮物》中幾個否定句,(米沃什也許受了這三個否定句的影響)但是,赫伯特的否定非常自然,他是以他者的眼光來表述的,而米沃什是自己在表述。至此,詩歌的鋪墊非常堅實,到了揭示卵石另壹種意義的時候,它從卵石的“氣味和寒冷”的存在狀態中,剝離出“公正”和“充滿尊嚴”的人格意義。不過,卵石的“寒冷”會讓人產生誤解,詩人以悔恨慚愧的語氣表達自己的膚淺。
詩人看到卵石的“寒冷”的存在,竟產生了同情,他想用自己的手去溫暖卵石,結果破壞了卵石的寒冷,使卵石的身體“被壹種虛假的溫度滲透”,他看到了卵石“平靜、清澈的眼睛”正看著他。詩人從這種眼睛裏,明白了從外部輸送溫暖也是馴服的壹種形式,從而真正懂得了卵石的意義。
赫伯特生活在極權時代,他在思考個體人格時,想到的是如何堅守自我,他從卵石這種平凡的物象中,從小而硬的特性裏,找到了不被馴服的理由,詩歌反省的壹節是有真實意義的。生活在非極權時代的人們,雖然從卵石的形象中不壹定得出“不被馴服”的意義,但是《卵石》關於什麽是完整的自我的表述,卻有永恒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