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除夕的詩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描寫春節的詩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
《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6.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7.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壹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壹年。
8.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2. 形容年尾的句子形容年尾的句子
十年前我們相識。十年了我們還和當年壹樣愛的對方。十年後我們會更愛對方。直到白發。愛其實不需要說太多。點點滴滴都在生活中。..
學習,要耐得住寂寞。面壁十年圖破壁;戀愛,要經得起考驗。誰會輕易把自己的壹生賭出去?婚姻,要懂得維護。和諧才是幸福;成長,要靠逐步地積累。吃壹塹長壹智;成功,要受得了煎熬。
十年?十年!十年 沒想到十年後再見,我的第壹句話居然是妳怎麽瘦成了這樣,然後就是瘋狂地聊天,十年沒見的我們就像從不曾分別。沒有疏遠,沒有隔閡。兩個習慣規律作息的人聊到12點多。
3. 形容等人歸來的文言文是哪些1.《州橋》宋代:範成大 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禦路也。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3.《蔔算子·我住長江頭》宋代: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4.《三五七言 / 秋風詞》唐代: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5.《相思》唐代: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1. 《州橋》譯文:州橋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佇足南望,他們年年盼望王師返回。
哭不成聲,強忍淚水詢問使者:什麽時候真有我們朝廷的軍隊過來?賞析:詩歌的創作多用比、興,然而“賦”──直接敘述或描寫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敘述,往往比描寫更難駕禦,這就要求詩人要有敏銳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環境中的典型細節,將感情傾註於其中。
這首詩的特色就在於此。詩中的典型細節在於兩個字──“等”和“詢”。
父老歲歲年年在等著“王師北定中原日”,幾乎到了望穿雙眼,幾乎要化作“望駕石”,其強烈的願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於“等”字中。而含淚失聲的“詢”則惟妙惟肖地描繪出父老的神情,那顫顫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聲調,尤在耳旁,真是“沈痛不可多讀”。
而“幾時真有”更是意味深長,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橋畔,佇立凝眸,企首懸望,父老們的急切心情溢於言表。“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這是他們的弦外之音,因為他們的熱切盼望壹次又壹次地變成失望。而詩人的無言以對,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譯文:暮色蒼茫,更覺前行山路遙遠。天寒地凍,倍覺投宿人家清貧。
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賞析:這是壹首詩,也象壹幅畫.全詩僅以寥寥二十個字,便勾勒出壹個嚴冬寒夜的山村景象和壹個逢雪借宿者的形象.詩壹上來,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漫無邊際的靄暮籠罩著遠處的千嶂萬壑,曠野茅屋在凜冽寒氣的侵淩下顯得是那麽孤零安謐.起聯不寫行人的兼程尋宿,而先寫他已找到安頓處後從遠處看到的山村景象,這在布局上既避免平鋪直敘,又給下聯創造了壹個廣闊的空間和壹種蕭瑟的氣氛.下二句,由遠景逐漸移入近處,寫白屋有人歸來,引起了柴門外的犬吠聲,這聲音來得多麽突然,又是多麽可喜可親!如果說,上聯已構成了壹幅寒寂清冷的風景畫,那麽下聯便是在這幅畫的顯眼處,納入了聲響和人物,添上寒風和飛雪,經這樣的渲染、照應,就把遙見的"蒼山"、"白屋",近聞的"犬吠"和眼下的"風雪"交織成章了.這首詩的遣詞造句頗見功力.用"蒼山"對"白屋",山是蒼色,屋是白色,二者遙相映照,便構成壹個銀白蒼茫的世界.再以"遠"和"貧"真(這裏的"貧"是少、乏的意思)來點出眼前的空曠浩茫,這就準確地表達了從遠處看到的景象.第三句中的"柴門"和"犬吠".既照應了"白屋",又是"白屋"的延伸.特別是句中壹"吠"字,響亮有聲,劃破了日暮天寒山村的寧靜,喚起了寂寥群山的回響,給沈睡的郊野帶來了生氣. 3.《蔔算子·我住長江頭》譯文:我居住在長江上遊,妳居住在長江尾底。
日日夜夜想妳,卻不能見妳,妳和我啊。同飲壹江綠水,兩情相愛相知。
悠悠不盡的江水什麽時候枯竭,別離的苦恨,什麽時候消止。只願妳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會辜負了我壹番癡戀情意。
賞析:全詞以長江水為貫串始終的抒情線索,以“日日思君不見君”為主幹。分住江頭江尾,是“不見君”的原因;“此恨何時已”,是“不見君”的結果;“君心似我心”“不負相思意”是雖有恨而無恨的交織。
有恨的原因是“不見君”,無恨.的原因是“不相負”。悠悠長江水,既是雙方相隔千裏的天然障礙,又是壹脈相通、遙寄情思的天然載體;既是悠悠相思、無窮別恨的觸發物與象征,又是雙方永恒相愛與期待的見證。
隨著詞情的發展,它的作用也不斷變化,可謂妙用無窮。這樣新巧的構思和深婉的情思、明凈的語言、復沓的句法的結合,構成了這首詞特有的靈秀雋永、玲瓏晶瑩的風神。
4.《三五七言 / 秋風詞》譯文:秋風淩清,秋月明朗。風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
朋友盼著相見,卻不知在何日,這個時節,這樣的夜晚,相思夢難成。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
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賞析:此詩寫在深秋的夜晚,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和棲息在已經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壹個舊時的戀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風、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 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和對自己內心的完美刻畫讓整首詩顯的淒婉動人。
5.《相思》譯文 鮮紅 *** 的。
4. 形容又到年末的詞語時光荏苒、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辭舊迎新、春去秋來
1、時光荏苒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í guāng rěn rǎn,形容時間的流逝。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後,光陰荏苒,又是新春。”
2、光陰似箭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uāng yīn sì jiàn,形容時間消逝得迅速。
出處: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壹卷:“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戶戶,鬧轟轟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歡耍子。”
3、日月如梭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是rì yuè rú suō,意思是太陽和月亮像穿梭壹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出處:《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正是光陰似水,日月如梭,轉眼間早過了新年初五。”
4、辭舊迎新,漢語拼音:cí jiù yíng xīn,釋義:辭:告別。迎:迎接。辭舊迎新指的是告別舊的壹年,迎接新的壹年的到來,即慶賀新年的意思。
用法:咱老百姓今兒個真呀真高興,大年三十講的是辭舊迎新。
5、春去秋來是壹個成語,讀音是chūn qù qiū lái,指春天過去,秋天到來,用來形容時光流逝。
出處:明·劉基《大堤曲》:“春去秋來年復年,生歌死哭長相守。”
5. 描寫年末的詩句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2、《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頤坐,中宵枕臂眠。
壹從身去國,再見日周天。老度江南歲,春拋渭北田。
潯陽來早晚,明日是三年。3、《除夜》唐·白居易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
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
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4、《除夜》唐·曹松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
壹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燎暗傾時鬥,春通綻處芬。
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5、《江外除夜》唐·曹松千門庭燎照樓臺,總為年光催。
半夜臘因風卷去,五更春被角吹來。寧無好鳥思花發,應有遊魚待凍開。
不是多岐漸平穩,誰能呼酒祝昭回。6、《除夜》唐·成彥雄銅龍看卻送春來,莫惜顛狂酒百杯。
吟鬢就中專擬白,那堪更被二更催。7、《除夜有懷》唐·杜審言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
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
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8、《除夜》唐·方幹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任風輪。
寒燈短燼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明日便為經歲客,昨朝猶是少年人。
新正定數隨年減,浮世惟應百遍新。9、《除夜作》唐·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壹年。10、《除夜》唐·來鵠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11、《除夜》唐·李世民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12、《除夜》唐·尚顏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
坐到四更後,身添壹歲來。魚燈延臘火,獸炭化春灰。
青帝今應老,迎新見幾回。13、《歲除夜》唐·羅隱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
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
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14、《除夜有懷》唐·孟浩然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裏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15、《除夜》唐·徐鉉寒燈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並隨殘歷日,春風寧識舊容儀。預慚歲酒難先飲,更對鄉儺羨小兒。
吟罷明朝贈知己,便須題作去年詩。16、《除夜作》唐·薛能和吹度穹旻,虛徐接建寅。
不辭加壹歲,唯喜到三春。燎照雲煙好,幡懸井邑新。
禎祥應北極,調燮驗平津。樹欲含遲日,山將退舊塵。
蘭萎殘此夜,竹爆和諸鄰。祝壽思明聖,驅儺看鬼神。
團圓多少輩,眠寢獨勞筋。茜旆猶雙節,雕盤又五辛。
何當平賊後,歸作自由身。17、《故鄉除夜》唐·周弘亮三百六十日雲終,故鄉還與異鄉同。
非唯律變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何處夜歌銷臘酒,誰家高燭候春風。
詩成始欲吟將看,早是去年牽課中。18、《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懼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19、《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20、《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