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登飛來峰這首詩中,浮雲壹詞的寓意是什麽

登飛來峰這首詩中,浮雲壹詞的寓意是什麽

指千尋塔的最高層,實則暗喻政治上的最高決策層。

原文:《登飛來峰》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就可以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詩人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裏,途經杭州時,寫下此詩。此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心懷壯誌,正好借登飛來峰壹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

二、主題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詩的第壹句,詩人用“千尋”這壹誇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誌、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

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