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論杜甫詩的愛國思想及其藝術表現

論杜甫詩的愛國思想及其藝術表現

4、對人民的熱愛。

在揭露統治階級罪惡的同時,作者更多地表現出了對人民的深切熱愛和同情關心。統治階級實施罪惡行為的對象是勞苦大眾,而作者亦是其中受害的壹員,有切膚之痛,訴諸筆端時,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心聲,不愧為人民群眾的代言人。

在《寄柏學士》中作者吟出了“幾時高議排金門,各使蒼生環有堵”由此可見作者對人民的拳拳關愛之心。更有“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⑧”(《詠懷五百字》)的壹顆火熱心腸,愛民之情盡顯無遺。還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種為天下窮苦人民的幸福而我犧牲的精神,其格調之高,可光照千古。

作者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壹詩句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階級對立這壹矛盾的同時,也寄寓了對人民的深深同情,同此類的詩句如“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驅豎子摘蒼耳》)“況聞處處鬻男女,割忍慈愛還租庸”等,無不飽含著作者對人民的無限同情和熱愛。在書寫人民的巨大苦難時,作者始終懷著壹顆暖暖的關愛之心,為人民的痛苦而痛苦,為人民的疾苦而大聲疾呼減輕稅賦。即使在隔了千年之後,我們仍能感受到他那顆火熱的心的溫度,同時也溫暖著我們的心。

二、杜甫詩表現愛國思想所用藝術手法特點的探討:

杜甫詩的愛國思想不是說教式地表現出來的,而是通過運用純熟的藝術手法表現出來的。他的詩歌風格多種多樣,是壹種集大成式的,他的詩不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藝術性,是思想與藝術的完美統壹。

而在眾多的藝術手法中,從大的方面來說,取得最大成就的是現實主義。這與詩人獨特的人生經歷是密切相關的,他的詩大多取材於人民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現實密切相連。加之作者本人的性格深沈,思想深邃、感情真摯又飽經憂患,發之為心聲的最好辦法便是采用現實主義。因此,善於用典型化手法對現實生活作出典型的藝術概括,就是杜甫詩的藝術表現手法中的壹個突出的特點。而作者的愛國思想也被這種手法很好地體現出來。

1、善於用典型化手法對現實生活作出精練的藝術概括。

從詩人許多有名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善於從眾多的事物中選取最有代表性者,又從眾多的現象中提煉出本質,挖掘意蘊,加以集中概括,通過個別來反映壹般,以此來表現出作者的愛國思想。

比如:《石壕吏》中那位老嫗被頻繁戰亂中兵役所造成的悲慘遭遇,“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的悲慘現象,所反映的雖只是壹個家庭的家破人亡,實際上是反映出了戰亂中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同命運,而作者對人民所遭受的苦難的深深同情也就寄寓在這當中了,同樣的手法在《兵車行》中被如法炮制,路上那個“行人”所述的遭遇,“或從十五北防河⑨,便至四十西營田⑩。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這種十五便從軍,頭白還戍邊的悲慘遭遇也是千萬個征夫戍卒的***同命運,作者對人民的熱愛與同情也由此而得到體現。

更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名句,它千百年來都壹直震撼人心中,究竟原因就是它對現實生活中的黑暗不合理的社會現象作出了高度的藝術概括,它把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嚴重的貧富懸殊壹針見血地捅了出來,封建地地主階級的奢侈揮霍與農民階級的食不裹腹、民不聊生、被餓死凍死現象的嚴重對立被形象地刻畫了出來,而這人們肯定要問,是什麽原因造成了如此不合理的現象呢?作者的批判矛頭對準了整個統治階級,對勞苦大眾這壹被剝削階級的深深熱愛和同情也相應地被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了。而這正是作者采用典型化手法對現實生活作出精練的藝術概括,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壹般這壹手法特點的最有力地體現。

2、粗中有細,細中見粗的手法。

縱觀杜甫的許多詩歌,經常是既有雄渾壯闊的意境的粗筆勾勒,也有精細入微的細節描寫刻畫。這種粗細結合手法的統壹恰好將作者博大的愛國思想和對人民的細致入微的同情,抒發出來。

例如:《春望》中的“國破山河在,城看草木深”,大處從壹國著眼,放眼山河,宏闊的意境勾勒出來後,再工筆描繪草木長勢之深。處於春日的城市竟然是荒草茂盛。對於國破城荒的淒涼景象,作者內心的痛楚可想而知,接下來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細筆刻劃,無不襯托出作者為國破而憂傷淚流的壹腔愛國情懷。粗中有細,細中見粗手法在這首詩中起到了很好地抒情作用。

另外,在《兵車行》中,作者用“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這壹粗筆勾勒了整個征人隊伍出征的宏大場面,繼而用“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這樣壹個細節描寫,提示了那壹個“役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理,而這個細節很好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對於人民的殘酷壓迫。粗筆突出了隊伍龐大,征人眾多,細筆提示了敢怒不敢言受強迫入伍的殘酷現實。這種粗細結合手法的統壹,把***同批判的矛頭對準了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作者對統治階級罪惡的憎惡,對人民的同情之情都很好地表現出來了。

3、融主觀情感於客觀描寫之事物中。

作者采用的手法以現實主義為主,在對現實生活作客觀的反映時,作者往往是如實寫出客觀現實後而不加以主觀點評,但作者的褒貶又融於客觀之事物中了。作者對國家的熱愛和對統治階級罪惡的憎惡之情都融於客觀描寫之事物中了。

例如:《兵車行》中所描繪的“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這些慘不忍睹的景象完全是借壹個“行人”之口的敘述出來的,而作者不加壹字予以點評,但作者對頻繁戰亂的殘酷兵役的痛恨之情已傳達出來了,對百姓的悲慘遭遇的同情之情也已顯現出來。

又如:《麗人行》中“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這些詩句只是對楊玉環的服飾、行動作具體的刻畫,不加譴責之語,但是對於楊貴妃的奢侈浪費的批判之情自然從詩句中傳達出來。

還有《石壕吏》中,作者也是通過客觀地描述自己的所見,以及老婦人自述的事實,將老婦人家中的悲慘遭遇客觀地再現在讀者面前,而作者並未加以點評,只是讓讀者自己去體會感受。讀者自然而然地會對殘酷兵役產生憎惡之情,老婦的遭遇會讓讀者同情憐憫。作者的感情已完全融入客觀描寫之事物中了。

4、以議論為詩的傾向。

杜甫把議論作為詩歌的壹種重要的表現手法,傳達表現出了作者“每念社稷、動憂蒼生”的愛國主義思想,並且這種手法大量被成功運用於詩歌中,不能不說這是作者的壹種大膽創新。

作者的愛國詩中的議論手法多種多樣,在各種詩體中都運用自如。在發出作者自己對現實的觀點看法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那壹顆憂國憂民的偉大心靈的溫暖。

比如在五言古詩中的名篇《詠懷五百字》中,作者先是記敘了“入門聞號啕,幼子餓已卒”的慘痛現實,繼而發出“生常免租稅,名不來征伐”的美好願望,然後更讓人感覺到“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熱愛人民之情感真切。這種以敘事為基礎的議論,言之有據,議不空發,讓作者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很好地寄托。在七言近體《諸將》中,“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開平?”的句子中,作者譴責了許多只圖安逸享樂的統治階級將領不為國盡職盡責,只貪顧個人享樂不顧國難不恤國事。

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七言古詩中,作者在敘述了自己家庭所遭遇到的萬分窮苦的淒慘景象後,再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議論。讓人深得這議論是由肺腑中發出來的,由壹已之育聯想到天下所有窮苦人民的痛,憂民愛民之心可想而知。

5、杜甫詩歌語言精煉蒼勁的特點。

杜甫自身具有深邃的思想,深入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加之又有“為人性辟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誌向,因此他的詩歌語言就具有了精煉蒼勁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思想。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作者將封建統治階級的奢侈浪費用壹個“臭”字就活現出來了,他們的奢侈浪費的基礎肯定是對人民變本加厲地殘酷剝削和壓榨,從而導致了民不聊生,“路有凍死骨”的悲慘場面。區區十個字,將統治階級的罪惡彰顯出來,作者的愛憎之情也已表露無遺。真可謂是言簡意豐,簡潔有力的語文典範,即使經過了千年,仍然在震撼著我們的人心。諸如此類語言的詩句,在作者的許多詩作中都大量出現過。例如:《壯遊》中的“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壹“上”壹“下”飽含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情,國家的興亡,百姓的苦樂都是作者最為關心牽掛的事。作者的語言既精煉蒼勁又飽含愛國思想感情。

三、杜甫詩的愛國思想及其藝術表現手法對後世的影響和意義;

綜上所述,杜甫的“每念社稷,動憂蒼生”的愛國思想及其藝術手法影響了後世壹代又壹代的詩人和作家。他的愛國思想對整個中國歷史進程都起著積極的教育作用,真可謂是“光照千古,澤被萬代”。而他的集大式的藝術表現手法成為後世之人取之不盡的壹個藝術寶庫,滋潤灌溉了無數的詩人作家。他的詩歌是我國文學史上壹座現實主義的高峰,他的影響是永遠可垂範於後世的。

①幹謁:向上級獻文求官或是鉆營請托。

②選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整句言報效國家人民的理想。

③崆峒:山名,在甘肅平涼西,涇河發源地。

④天柱:神話傳說中支撐天的柱子。實言擔憂國勢頹危。

⑤鬻:賣。

⑥彤庭:朝廷,漢代宮殿以朱漆塗飾,稱。後泛指皇宮。

⑦聚斂:橫征暴斂。城闕:本為城門上的建築物,此指京城、朝廷。

⑧窮年:壹年到頭。黎元:老百姓。

⑨防河:當時吐蕃侵擾河右,曾征召河西、關中諸軍防秋,故雲防河。

⑩營田:屯田。無戰事時則耕田,有事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