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鐵是怎樣練成的 內容和作者.

鐵是怎樣練成的 內容和作者.

《鐵是怎樣煉成的》沒聽說過 只知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愛的教育》(原名Cuore,直譯為心)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壹部兒童小說。這是壹本日記體的小說,以壹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4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壹天,壹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壹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整部小說以壹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全書***100篇文章,包括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例話。自1886年該書誕生到1904年的短短20年裏,就印刷了300多版。100年來,始終暢銷不衰,並且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片、電影、連環畫、影響遍布全世界。

《愛的教育》是壹部極富感染力的兒童小說,它通過壹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寫的日記,抒發了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本書講述了無數個發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訴我們的小讀者:壹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書中的每壹個故事都讓人動情,字裏行間洋溢著兒童的純真與情趣。

教孩子學會為人處世,學會愛,成為壹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壹個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

《愛的教育》(原名為《心》)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壹部取材於兒童生活的作品,最早發表於1886年,自此以後壹直暢銷不衰。目前已有壹百多種文字的譯本,多次被改編為動畫片、電影和連環畫,成為壹部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是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

《愛的教育》壹書是以壹個意大利三年級的小學生的日記形式為主的小說,***壹百篇文章,記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三年級這壹學年裏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其間還包括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壹個個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過壹個個平常而又飽含人性美的生活事件,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人世間各種偉大的愛:對老師的愛、對父母的愛、對子女的愛、對同學的愛、對祖國的愛;通過塑造壹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壹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

不僅如此,本書實際上還涉及到9-14歲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可以使孩子了解到如何為人處事,如何成為壹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壹個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不僅是對家庭,還包括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相信通過閱讀此書,孩子會受到人類全部正直品德的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

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部分,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俄語: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是蘇聯作家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壹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內容概述

[編輯本段]

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淩辱。他憎恨那些欺壓窮人的店老板,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

“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幹涉和內戰的歲月。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維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爾家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許多道理,朱赫來是保爾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領導人。

在壹次釣魚的時候,保爾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婭。

壹天,朱赫來被白匪軍抓走了。保爾到處打聽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來的途中,保爾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溝裏,與朱赫來壹起逃走了。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抓進了監獄。在獄中,保爾經受住了拷打,堅強不屈,為迎接白匪頭子彼得留拉來小城視察,壹個二級軍官錯把保爾當作普通犯人放了出來。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冬妮婭的花園門前,縱身跳進了花園。由於上次釣魚時,保爾解救過冬妮婭,加上她又喜歡他“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他的到來讓她很高興。保爾也覺得冬妮婭跟別的富家女孩不壹樣,他們都感受到了朦朧的愛情。為了避難,他答應了冬妮婭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婭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參加了紅軍。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幹將而且還是壹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壹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風餐露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攏和疾病的威脅。

在這壹段時間裏,他和冬妮婭的愛情產生了危機,冬妮婭那庸俗的個人主義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壹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倆人逐漸產生了感情。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

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鄉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爾是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愈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在海濱療養時,他認識了達雅並相愛。保爾壹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壹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鬥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壹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谷中走了出來。這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並且沒有絲毫寫作經驗的人,開始了他充滿英雄主義的事業——文學創作。保爾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後來是自己口述,請人代錄。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終於出版了!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介紹

[編輯本段]

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於1904年9月29日出生在烏克蘭維裏亞村壹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他排行第五,11歲便開始當童工。1919年加入***青團,隨即參加國內戰爭。1923年到1924年擔任烏克蘭邊境地區***青團的領導工作,1924年加入***產黨。由於他長期參加艱苦鬥爭,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到1927年,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鬥爭。同年底,他著手創作壹篇關於科托夫斯基師團的“歷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風雨所誕生的》)。不幸的是,唯壹壹份手稿在寄給朋友們審讀時被郵局弄丟了。這壹殘酷的打擊並沒有挫敗他的堅強意誌,反而使他更加頑強地同疾病作鬥爭。

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鬥經歷作素材,以頑強的意誌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獲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時代人的真誠而熱烈的稱贊。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勛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面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的貢獻。1936年12月22日,由於重病復發,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羅斯人,不過他的出生地卻在烏克蘭。父親是釀酒廠的制曲工人,也曾在外村或城裏打零工.還當過五年郵差。他到過彼得堡,服過兵役,接觸過進步的大學生,知道壹些革命者與沙皇作鬥爭的故事。母親出身貧寒,小小年紀就不得不去給人家幹活,放鵝、種菜、照看孩子。他們婚後生下六個兒女,夭折了兩個。奧斯特洛夫斯基最小,上面有兩個姐姐、壹個哥哥。母親除了做家務帶孩子,還替人家做針線,當女傭。他十歲那年,由於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全家為逃避戰火,輾轉到達舍佩托夫卡定居。這時,日子過得更加艱難。

奧斯特洛夫斯基十壹歲就進當地的火車站食堂當小夥計,十四歲進發電廠,給司爐工、電工打下手,也幹過鋸木柴、卸煤等雜活。他從小具有極強的求知欲,渴望念書,但只斷斷續續地上過幾年學。在學校裏,他不僅成績優秀,而且十分活躍,是老師的好助手。他試寫過童話、短篇小說和詩歌,在學生自編手寫的“雜誌”《青春的色彩》上發表過習作。他還喜歡演話劇,最愛登臺扮演具有英雄氣概的角色。他幾度輟學,大都是由於貧窮,有壹次則是因為觸犯了教神學課的神父。於是,這孩子想盡辦法借書,甚至把午飯讓給報販吃,換取報刊來看。他在十二歲時就讀過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牛虻》,從此,牛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坎裏。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於工人家庭。初級教會小學畢業後,因家境貧寒不得不輟學做工。1919年,加入蘇俄***青團並參加紅軍同白匪作戰。1923-1924年擔任***青團工作。1924年加入***產黨。1927年因病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以驚人毅力寫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暴風雨所誕生的》,根據親身經歷,描寫蘇聯青年在革命熔爐中鍛煉成長的經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早在1942年就譯成中文,書中主人公保爾- 柯察金成為中國青年的學習榜樣。1936年12月22日,奧斯特洛夫斯基病逝。

現實生活的苦難與沈重,書中人物的堅毅與光輝,使這個男孩懂事、早熟。他曾幫助布爾什維克地下組織張貼傳單、刺探情報。十五歲時,他走在街上,突然發現地下革命委員會的壹位成員被壹名全副武裝的匪兵押著迎面過來。他不顧壹切,猛地朝匪兵撲去。革命者意外獲救,他卻因此被捕。這個少年受到嚴刑拷打,但不吐露片言只字,硬是挺了過來。

紅軍和起義者擊潰了匪軍。同年七月,奧斯特洛夫斯基參加***青團;八月,誌願加入紅軍,隨部隊上前線,經受戰爭烈火的考驗。

他當騎兵,當偵察員,轉戰各地。這個年輕人,不僅躍馬揮刀,作戰英勇,得到書面嘉獎,而且善於激勵戰友,顯示出宣傳鼓動的才能。次年八月,奧斯特洛夫斯基腹部和頭部受重傷,在野戰醫院的病床上度過了經常處於昏迷狀態的兩個月。出院後,右眼只保留了五分之二的視力。於是轉業來到地方。

他參加過肅反委員會的工作,在鐵路總廠擔任電工助理,並被選為團支部書記,同時進電工技校學習。十七歲時,帶頭參加修建壹條鐵路支線的艱巨工作。在鐵路工地上,不少人被惡劣的條件、疾病和匪幫的偷襲奪去生命。奧斯特洛夫斯基咬緊牙關,拼命幹活。但在即將竣工時,他雙膝紅腫.步履艱難,並且感染了傷寒,昏迷不醒,被送回老家。在母親悉心照料下,他才勉強活了過來。重返工廠後,他壹邊勞動,壹邊在技校學習。傷病之身,經不起過度的辛勞,健康狀況越來越糟,他被送進療養院進行泥療。病情稍有好轉,又返回基輔,並和許多***青團員壹起,在沒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搶救木材。他再次病倒了。十八歲時,醫療鑒定委員會為他簽發了壹等殘廢證明!

他藏起證明,要求安排工作。這以後,當過團區委書記、全民軍訓營政委、地區團委委員、團省委候補委員。二十歲入黨,並壹度擔任團省委書記。不幸的是,他又遇上壹場車禍,右膝受傷,引發了痼疾,關節紅腫脹痛.活動困難,才二十三歲、他就癱瘓了,而且雙目逐漸失去視力。

從此,他往返於各地醫院,進行治療不見好轉。二十六歲,接受第九次手術,刀口縫合後,竟有壹個棉球留在體內。虛弱的病人,如果再次施以麻醉,只怕會損傷心臟,危及生命。他主動提出不用麻醉,切開刀口,取出棉球。他沒有發出壹聲呻吟,但術後高燒,八天不退。這以後,他斷然拒絕任何手術,說:“我已經為科學獻出了壹部分鮮血,剩下的,讓我留著幹點別的事吧。”

在各地的醫院和療養院,他結識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老壹輩的革命家。他在治病間隙,利用僅剩的視力,大量閱讀優秀的文學著作,其中包括普希金、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肖洛霍夫、巴爾紮克、雨果、左拉、德萊塞等作家的作品。他參加函授大學的學習,同時寫出壹部反映戰鬥生活的中篇小說。可惜小說惟壹的手稿在外地戰友閱後寄回途中丟失了。

二十六歲,他著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十七歲完成第壹部,次年得到發表和出版。三十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問世。三十壹歲榮獲列寧勛章;三十二歲,也就是壹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完成了另壹部長篇《暴風雨所誕生的》(第壹部)的校訂工作,八天後,即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就與世長辭了。

名言:

1、幸福,就在於創造新的生活,就在於改造和重新教育那個已經成了國家主人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的智慧的人而奮鬥。

2、生活的主要悲劇,就是停止鬥爭。

3、人的美並不在於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於他的本身,在於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

4、利己的人最先滅亡。他自己活著,並且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這個“我”被損壞了,那他就無法生存了。

5、所謂友誼,首先是誠懇,是批評同誌的錯誤。

6、***同的事業,***同的鬥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壹切的力量。

7、我在自己的壹生裏也曾經歷過被遺棄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壹種東西卻救了我:我的生活永遠是有目的、有意義的,這就是為社會主義而奮鬥。

8、只有像我這樣發瘋地愛生活、愛鬥爭、愛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設的人,只有我們這些看透了認識了生活的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便死去,哪怕只有壹點機會就不能放棄生活。

9、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妳腳下,要與集體壹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妳。哪壹天妳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10、真正的朋友應該說真話,不管那話多麽尖銳。

11、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這裏——覺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體裏面。

對於我,做壹個戰士是最大的幸福……壹切個人問題都不如社會主義事業那樣永久。

12、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壹次。壹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13、醫治壹切病痛最好的最寶貴的藥品,就是勞動。

14、生活賦予我們的壹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誌願,充滿著求知和鬥爭的誌向,充滿著希望、信心的青春。

15、勇敢產生在鬥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我們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壹切障礙。

16、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妳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妳所創造的壹切為人們服務。

17、在人生的任何場合都要站在第壹線戰士的行列裏。 類別:人生

18、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這裏——覺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體裏面。 類別:集體

19、我只相信壹條:靈感是在勞動時候產生的。……勞動,這是壹切鈍感的最好的醫生。 類別:勞動

20、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創作產生了無比驚人的快樂,而且我感覺出自己的手也在為我們大家***同建造的美麗樓房——砌著磚塊,這樣,我個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類別:青春

21、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績上,而是英勇地勞動著,努力要把勞動的錦標長久握在自己手裏。 類別:勞動

22、理想對我來說,具有壹種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總是充滿著生活和泥土氣息。我從來都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23、誰若認為自己是聖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會悲哀。集體什麽時候都能提高妳,並且使妳兩腳站得穩。

24、光明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

25、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26、對時間的慷慨,就等於慢性自殺。

27、幸福,就在於創造新的生活,就在於改造和重新教育那個已經成了國家主人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的智慧的人而奮鬥。

28、對於我,做壹個戰士是最大的幸福……壹切個人問題都不如社會主義事業那樣永久。

29、友誼,以互相尊重為基礎的崇高美好的友誼,深切的同情,對別人的成就決不惡意嫉妒,對自己培養壹種集體利益高於壹切的意識。

30、人支配習慣,而不是習慣支配人。

31、不管壹個人多麽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

32、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裏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麽也不怕。我們的壹代也是這樣的在鬥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習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33、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