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千裏外,茫茫荒野。
風起處,金戈鐵馬,旌旗獵獵。
壯誌幹雲沖牛鬥,丹心似火融冰雪。
放聲歌,起舞挽清風,邀明月。
韶華去,追學業;
勞作苦,拼爭烈。
縱幾多厄運,誌堅如鐵。
千萬青春留沃土,壹泓碧水存山嶽。
踏西峰,回首望夕陽,拈紅葉。
什麽是知青
三十多年前我們扛著行李“上山下鄉”,
自然地當上了“知青”。
如今,我們兩鬢泛白,
卻不知道如何言簡意駭地回答孩子們的好奇:
什麽是“知青”?
什麽是“知青”?
本來算不上是壹道難題,可是,
問壹百個“知青”,竟然會有八十八種不同的回答。
這就是“知青”。
“知青”就是壹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時候,
已經開始需要料理自己。
把自己料理得有條有理的,是“知青”。
把自己搞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壹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種地是咋回事的時候,
已經扛起農具下了地。
可以和老農賽壹賽的,是“知青”。
真他娘的不象樣、不趕趟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壹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起碼的建築常識的時候,
已經脫坯、打壘、蓋上了房。
把房子蓋成了的,是“知青”。
把房子整塌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壹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騾子與馬的區別的時候,
已經餵豬、養兔、甩著鞭兒趕羊上山岡。
把牲口伺候得膘肥體壯的,是“知青”。
把牲口餵死了、整垮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壹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順山倒”號子的時候,
已經掄起大斧伐木進山林。
輸送出大批木材的,是“知青”。
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壹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大火厲害的時候,
已經頂著大風沖火海。
烈火中玩命地挽救別人生命和集體財產的,是“知青”。
燒成木炭、毀容傷殘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壹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世故人情的時候,
已經憑著樸素情感當起了“楞頭青”。
敢愛敢恨、勇敢無畏的,是“知青”。
被人利用、好心辦壞事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壹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戒條森嚴的時候,
已經投入了稚嫩而熱烈的初戀。
情深意長、花好月圓的,是“知青”。
壹意孤行、欠下孽債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壹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思念之情常常要壓抑的時候,
已經開始自己折磨自己。
立誌“不混出個人樣不回家”的,是“知青”。
逃票扒車、忍饑挨凍、背個處分也要回去看娘親的,還是“知青”。
......
什麽是“知青”?
說來也不過就是那些城裏在特殊年代上山下鄉的壹群小年青。
他們在該讀書時,沒書讀。
他們在該結婚時,沒房子。
他們在該生育時,沒指標。
他們在找工作時,沒文憑。
他們在謀發展時,沒實力。
有人說,“知青”是無知、無能、無力、無奈的代名詞,
有人卻也說,“知青”是有情、有義、有擔當的“鐵”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