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樓字的詩句大全如下:
1、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2、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3、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5、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6、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
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壹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
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余首。其中有些宏偉的篇章不但是華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極具歷史意義。
近幾年學術界對唐代邊塞詩涉及的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已經成為古典文學研究的壹個熱點。這既有助於古代文學研究的深入,但也形成了壹種習慣性的認識:似乎僅唐代才有邊塞詩。這種把邊塞詩作為唐代文學專利品的看法是很難令人茍同的。
邊塞詩起源於魏晉南北朝,盛於唐代。唐以前,邊塞詩只有200首左右,而唐代就有2000多首。唐以後,也有大量的邊塞詩作品。
邊塞詩是唐詩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壹部分。以邊塞軍旅生活為主要內容:或描寫奇異的塞外風光,或反映戍邊的艱辛以及表達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的詩作稱之為邊塞詩。
邊塞詩壹般出自於出征的將領或隨軍文官之手,通過對古戰場的艱辛生活和自然風光的描寫表達思鄉之情以及保家衛國的高尚情操。在唐代邊塞詩中,多以漢朝喻唐朝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