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當我對妳好的時候不珍惜,現在晚了的詩句

當我對妳好的時候不珍惜,現在晚了的詩句

今天要讀的這首詞,主題是壹個關於“錯過”的故事。愛情在的時候,好像覺得理所當然,也就不那麽用心去珍愛,愛情不在了,那個給自己情緒托底的人離開了,才恍然間明白,最重要的東西不見了,也才開始追悔莫及。錯過,只是壹個短暫的事件,而錯過之後的悵惘,對有些人來說,卻要用半生去彌補。今天讀到的這首北宋後期最優秀的詞人——周邦彥所作的《玉樓春》,便將這種愛情前後的今昔對比細膩描繪出來,再將錯過之後的悵惘深摯地訴說出來,讀後自有壹種深情!

玉樓春

北宋 周邦彥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余黏地絮。

清代晚期文人周濟,在《宋四家詞選》中評價周邦彥這首詞道:“只賦天臺事,態濃意遠”,意思是說這首詞只是對天臺山上那壹場流傳千古的“仙凡戀”的敘述與評價,而並沒有其他想要表達的。這種論斷是否正確先按下不表,我們先來介紹壹下這場流芳百世的“仙凡戀”!

據東晉幹寶《搜神記》以及南朝劉義慶《幽明錄》中記載,東漢明帝時期,會稽剡縣(今紹興嵊州、新昌地區)有兩位後生,壹名劉晨、壹名阮肇,兩人相約去天臺山上采藥。入山幾日後,兩人漸漸迷失了路途,所帶的糧食也快用完,兩位年輕人陷入了絕境之中。此時,從小溪上突然飄下了兩份用荷葉盛著的精美飯食,二人欣喜若狂,用完之後便循著溪水溯遊,去尋找山裏人家,走了不遠,只見兩位絕美的女子在路邊嬉笑,看二人來,立即叫道:“兩位郎君真是來遲了呢”。劉、阮二人便被邀請到女子的家中,只見其家富麗堂皇、銅屋碧瓦、樓宇杳渺,宛若仙境,當晚,兩位仙女便與劉、阮二人***度良宵,過起了大山深處逍遙自在的生活。這實際上就是壹場仙凡戀。可是,兩個多月後,劉、阮二人思鄉心切,便欲辭別二位仙女,兩位女子依依不舍,但又無法阻止,便送二人離去。劉、阮二人回鄉以後,鄉裏的壹切都變了,也沒有他們認識的人了,壹經詢問,才知道世間已過七世,當今已是東晉太元年間。雖然如此,兩人也只好在村子裏住下了。日子就這樣平平淡淡過著,劉、阮二人越來越明白,他們在山中遇到的,是仙女。兩個人思念仙女的心也越來越濃烈,於是又壹同再去天臺山上尋找,只是,再怎麽找也找不到了。他們找了許多年,找啊找啊,也明白肯定是找不到了。於是劉晨便去了天姥山下隱居起來,傳說最後還娶妾生子,繁衍至今。而阮肇則看破紅塵,雲遊四方,不知所終。這個故事打動了後世文人,有壹個詞牌名“阮郎歸”,便是化用“阮肇”這個故事而來。

這是壹個令人艷羨,卻也令人悵惘的愛情故事(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愛情故事就是美啊),妳會羨慕他們二人“仙凡戀”的愛情經歷,也會可笑二人不知珍惜,更會為這壹場沒有結果的愛情感到遺憾,唏噓不已。

我們再細讀周邦彥這首詞,雖然首句即化用“桃溪”之事,但通篇讀下來,卻更像是詞人自己的遭遇,詞人只是用這壹場仙凡戀作起興,來描述自己類似的愛情經歷,並抒發了與情人分別後,舊地重遊時的落寞與追悔。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首二句點明,詞人自己曾有壹場類似於仙凡戀那樣的愛情往事,或許是女子如仙女壹般令其難忘,或許是女子的居處,如桃溪壹般猶如仙居,或許最主要的,是這位女子,也像那兩位桃溪仙女對待劉郎、阮郎壹樣,鐘情與他。只是自己不懂珍惜,輕易地就從她身邊離開了,而現在,明白了她當時的深情,想與她再續前緣,卻只像秋日池塘裏的藕壹樣,如若折斷,便再也無法接續。詞人這裏反用“藕斷絲連”成語,用藝術化的文字處理,將愛情世界裏的壹種沈痛體驗,用平常之語表達出來,既概括出了壹種普遍的愛情體驗,又將自己內心的痛苦傾訴而出。

“當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這兩句是詞中今昔對比最強烈的兩句。後世許多學者認為,這兩句中的“赤欄橋”與“黃葉路”是同壹個地方,都是指女子當日的居處,只是“當時相候”和“今日獨尋”的時節和情感狀態不同罷了,就像劉郎、阮郎二人兩次上天臺山壹樣,山還是那座山,只是初遇熱烈而美好,再去卻失落而悵恨,所以今從此說。那時候,她在居處外的紅橋上等我,熱烈而甜蜜;此刻,我獨自壹人在河邊小徑上徘徊,黃葉滿地,落寞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