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陳子昂詩歌復古傾向的得與失

陳子昂詩歌復古傾向的得與失

陳子昂詩歌復古傾向的得與失如下:

1、陳子昂詩歌復古傾向的得與失

在《感遇》詩裏,有壹部分是表現作者俠肝義膽的述懷言誌之作,將匡時濟世的人生抱負化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揚壯大的感情氣勢。如《感遇》其三十五。他寫下的千古絕唱《登幽州臺歌》蘊含著得風氣之先的偉大孤獨感,透露出英雄無用武之地、撫劍四顧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俠氣概。

壯偉之情和豪俠之氣,是陳子昂詩歌創作的個性風采,也是他倡導的風雅興寄中能反映壹個時代士人精神風貌的新內容,被稱為唐詩風骨的東西。提倡風骨和興寄,對於當時詩風的變革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陳子昂較早地在創作中體認到了這壹點,並有十分明確的理論表述。

2、陳子昂詩歌復古傾向的失

陳子昂的詩歌創作表現出明顯的復古傾向,即恢復古詩比興言誌的風雅傳統,這使他的詩呈現出與當時朝中流行的館閣體完全不同的精神風貌。

復歸風雅是陳子昂振起詩風的起點,集中體現為他創作的三十八首《感遇》詩。其中有很多首與作者的政治活動有直接的關系,具有強烈的政治傾向。

人物簡介和主要影響:

1、人物簡介

陳子昂,字伯玉,後世稱其為“陳拾遺”,唐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人。初唐文學家、詩人、詩歌理論家、詩文革新人物之壹。

陳子昂洞察國事,有遠見卓識,其諫疏被《資治通鑒》引用達6處之多。著作有《陳伯玉集》10卷、詩128首、文110余篇,代表作有《感遇》38首,《登幽州臺歌》被譽為古典詩歌中的千古絕唱。

2、主要影響

陳子昂倡導詩歌革新理論。繼四傑之後,陳子昂以更堅決的態度起來反對齊梁詩風的統治,在理論和創作實踐上都表現了鮮明的創造革新精神。陳子昂的思想是很復雜的,他既好縱橫任俠,又好佛老神仙,但儒家兼善天下的精神,仍然是他思想的主導方面。

他的許多政論奏疏,表現出洞察國家安危的遠見,關懷人民疾苦的熱情。陳子昂進壹步發展了“初唐四傑”所追求的充實,剛健的詩風,徹底肅清了齊梁詩歌中綺靡纖弱的習氣,對盛唐詩人張九齡,李白,杜甫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