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蘇軾寫的關於中秋的詩

蘇軾寫的關於中秋的詩

以下是蘇軾寫的關於中秋的詩

蘇軾,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和政治家,他的詩歌作品歷來被譽為經典。而在眾多主題中,蘇軾筆下的中秋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詩作以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賦予了中秋節更深的內涵和意義。

壹、《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首詩是蘇軾的代表作之壹,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這首詩描繪了中秋之夜的明月,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二、《中秋月

這首詩是蘇軾在中秋之夜,望月而作。通過對中秋月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生命的感悟。

中秋月,有如銀盤掛中天。

清光如水照無眠,人世悲歡盡入眼。

雲浮萬裏寄孤舟,寒星幾點情已深。

良宵美景幾時在,人生苦短夢難長。

三、《陽關曲·中秋作》

這首詩是蘇軾在中秋前夜所作,通過對中秋之夜的景物描寫表達了他對兄弟之情、家鄉之戀的深深感慨。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四、《中秋見月和子由》

這首詩是蘇軾與其弟蘇轍的親情之作,蘇軾在中秋之夜看到明月想起遠在他鄉的弟弟蘇轍,寫下了這首詩。詩中表達了他對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兄弟倆早日團聚的願景。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照孤樓。

寒溪蘸水心無礙,玉露浮雲似故人。

此時飄紫氣,應驗真人府。

中有真人否?月明下界人如許!

試把金樽扶玉露,相將玉兔伴嫦娥。

歸時獨步天臺路,應是星娥白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