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白居易的個人簡介

白居易的個人簡介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詩界有廣大教化主的稱號。祖籍山西太原,生於河南新鄭,唐代文學家,文章精切,特別擅長寫詩,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壹。作品平易近人,乃至於有“老嫗能解”的說法。

白居易早年積極從事政治改革,關懷民生,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須取材於現實事件,反映時代的狀況,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繼杜甫之後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之壹。

白居易與元稹齊名,號“元白”,元白兩人是文學革新運動的夥伴,分別作有《元氏長慶集》與《白氏長慶集》,稱為長慶體,又稱元和體。晚年白居易又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為“劉白”。

擴展資料

不同於其他大多數的詩人,白居易在世時他的作品就已經得享盛名,廣泛流傳於各地、各階層,是唐代詩人中作品在生前流傳最廣的壹位。他的作品也流傳至日本、新羅等地。在早期的日本,《白氏文集》是日本文學漢化的最重要依據。

白居易認為文學是反映自己人生哲學(道)的工具。而依自己的現況,又可分為“兼濟”、與“獨善”兩類。白居易曾將自己的詩分為諷喻、閑適、感傷和雜律四類,而他本人特別重視兩類詩文:

其壹是作為“兼濟”工具的諷諭詩,其二是則是反映自己“獨善”心誌的閑適詩。並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白居易與元稹的散文,在唐朝、五代曾享有盛名,當時文譽尚在韓愈之上。

白居易與元稹是好友,兩人對於詩文的功能有相似的認識,故而成為新樂府運動的戰友;同時兩人作詩才能相匹敵,因而常以唱和為戲。白居易曾用曹操誇獎劉備的“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來形容兩人的交情。白居易晚年常居洛陽,與劉禹錫時常唱和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