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蔞蒿的詩句描寫

關於蔞蒿的詩句描寫

1.寫蘆蒿的詩詞

蘆蒿的詩詞如下: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

擴展資料: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兩句詩仍然緊扣“早春”來進行描寫,那滿地蔞蒿、短短的蘆芽,黃綠相間、艷麗迷人,呈現出壹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時才往上遊的特征,進壹步突出壹個“春”字,本是畫面所無,也是畫筆難到的,可是詩人卻成功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給整個畫面註入了春天的氣息和生命的活力。

畫面雖未描寫河豚的動向,但詩人卻從蔞蒿叢生、蘆葦吐芽推測而知“河豚欲上”,從而畫出海豚在春江水發時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虛境補充了實境。蘇軾就是通過這樣的筆墨,把無聲的、靜止的畫面,轉化為有聲的、活動的詩境。

使讀者見到了、聽到了、感受到了從畫面上所不能得到的東西。在蘇軾眼裏,這幅畫已經不再是畫框之內平面的、靜止的紙上圖景,而是以內在的深邃體會和精微的細膩觀察給人以生態感。前者如畫,後者逼真,兩者混同,不知何者為畫境,何者為真景。

詩人的藝術聯想拓寬了繪畫所表現的視覺之外的天地,使詩情、畫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惠崇春江曉景》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

2.歷代描述藜蒿的詩人不少,有哪些詩句呢

壹***40條供妳參考。

1園廬但蒿藜唐杜甫 《無家別》

2、不宜間蒿藜唐韓愈 《南內朝賀歸呈同官》

3、千門萬戶鞠蒿藜唐唐彥謙 《克復後登安國寺閣》

4、蒿藜不生地唐陳陶 《種蘭》

5、三年京國厭藜蒿宋蘇軾 《贈莘老七絕》

6、頹垣破屋暗藜蒿宋陸遊 《病起》

7、忽見平地生藜蒿宋陸遊 《神山歌》

8、荒村敗屋擁藜蒿宋陸遊 《歲晚》

9、飽足藜藿安蒿萊宋王安石 《寄贈胡先生》

10、或從蒿藜間宋王安石 《思古》

11、會與蒿藜同雨露宋王安石 《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12、京都多蒿藜宋邵雍 《觀棋大吟》13、獄無冤人兮野無蒿藜宋曹勛 《將進酒·君唐虞兮臣臯夔》14、應只見蒿藜宋晁說之 《再和》15、鄉關似夢識蒿藜宋晁說之 《正月二十八日避難至海陵從先流寓兄弟之招仍》16、野老飯蒿藜宋範祖禹 《和張二十五遊白龍溪甘水谷郊居雜詠七首》17、嗟吾困蒿藜宋洪邁 《次韻希旦喜雨》18、矯矯鸞鳳依蒿藜宋洪邁 《奉酬令德寄示長句》19、碗尚半蒿藜宋黃庶 《和劉卿材十詠·耕者》20、老幼不足蒿與藜宋黃庶 《送楊侍讀自長安之蜀》21、早晚耕蒿藜宋黃庶 《憶竹亭》22、藜蒿虎豹憂宋李流謙 《送李仁甫運判赴召三首》23、蒿藜襲久安宋林之奇 《秋懷》24、搜索賢俊登蒿藜宋梅堯臣 《和範景仁王景彜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25、蒿藜滿圃無芳菲宋石介 《劉生病歸》26、三年京國厭藜蒿宋蘇軾 《贈孫莘老七絕》27、甘露漸藜蒿宋蘇頌 《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賢述夢詩其間敘衛公事》28、鄉關似夢識蒿藜宋孫應時 《避難至海陵從先流寓兄弟之招仍邂逅故人馮元》29、欲自石裏生蒿藜宋王令 《寒林石屏》30、蒿藜入墻屋宋王令 《暨陽居四首》31、蒿藜襲久安宋王令 《秋懷》32、撩亂如藜蒿宋王禹偁 《酬楊遂》33、輕視如蒿藜宋王禹偁 《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34、終歲蒿藜尚誰恤宋曾鞏 《秋懷》35、無為厭蒿藜宋趙蕃 《早行五首》36、半世蒿藜腸宋鄭剛中 《黎伯英解元贈予壹大缶封泥如法初謂酒也至乃》37、窮居無米糝蒿藜宋鄭剛中 《數日相識多以荔子分惠雨久而酸予主絕糧日買》38、蹢躅慨蒿藜元陳基 《泰州》39、退則老蒿藜明劉基 《詠史(二十壹首)》40、良田養蒿藜明劉基 《遣懷》

3.“蔞蒿滿地蘆芽短”是哪壹首詩的詩句

宋代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原文如下: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這首詩著意刻畫了壹派初春的景象。

詩人先從身邊寫起:初春,大地復蘇,竹林已被新葉染成壹片嫩綠,更引人註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接著,詩人的視線由江邊轉到江中,那在岸邊期待了整整壹個冬季的鴨群,早已按捺不住,搶著下水嬉戲了。

然後,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細致地觀察描寫初春景象:由於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潤,滿地的蔞蒿長出新枝了,蘆芽兒吐尖了;這壹切無不顯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憐愛。詩人進而聯想到,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時節,引人更廣闊地遐想……全詩洋溢著壹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

4.描寫中春的詩句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遊園不值》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蔞蒿滿地蘆芽短”是哪壹首詩裏面的詩句

“蔞蒿滿地蘆芽短”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詩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是壹首著名的題畫詩。作者因為懂畫、會畫,所以他能緊緊抓住惠崇這幅《春江晚景》的畫題畫意,僅用桃花初放、江暖鴨嬉、蘆芽短嫩等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優美畫境。

尤其令人叫絕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壹句,他把畫家沒法畫出來的水溫冷暖,描繪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傳神!此外,他的高妙還表現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畫外,以畫上並沒有的“河豚欲上”,來點染初春的氣息,深化畫中的意境。如果說惠崇的畫是“畫中有詩”的話,那麽這首詩便是“詩中有畫”了。

難怪它能作為壹首人人喜愛的名詩而傳誦至今。

6.描寫晚春的詩句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2、《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5、《相思》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6、《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8、《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淒淒滿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