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珞巴族的音樂有聲樂和器樂。聲樂是將詩歌和壹定的曲調組合而成的壹種歌唱形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加金這種民間最古老的曲調,流行於各部落,它是敘述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為主要內容。另外,《哭嫁歌》、《哭喪歌》,還有大量的情歌,常常在傳統的曲調中觸景生情,即興隨編隨唱,出口成歌。壹般調子都很簡單低緩,節奏地不嚴格,緩慢莊重,每句壹般四個節拍 。珞巴族的民間樂器,有哨葉、竹口弦、笛子和二胡四種 。珞巴族民歌可分為幾類:舞蹈歌曲“夾依”,常在節日、婚禮、喜慶的場合集體演唱,邊歌邊舞;反映生活習俗的民歌“勃力”,有“酒歌”、“哭嫁歌”等;“亞裏”是巫師念經的曲調;“月”是戰士出征前唱的歌。珞巴族最具代表性的是“加金”這種民間最古老的曲調,流行於各部落,以敘述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為主要內容 。
舞蹈珞巴族的舞蹈,植根於生活實踐,其動作多以模擬動物鳥獸的形態和動作以及人們捕捉、馴養動物的歡快場面。如嘎爾人的《馴牛》舞,就是表現珞巴人追趕、抓獲與馴服公牛的動作。還有男女邊唱邊跳的大型集體舞蹈,爽朗活潑,舞步剛健有力,氣氛熱烈 。
建築珞巴族的傳統住房是石木結構的碉房,堅固耐久且具有很好的防禦功能。他們在門上或屋內的墻壁上,畫有許多避邪求福的圖案。而墻上掛著的動物頭首,既是財富的象征,也是對獵手打獵能力的炫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