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怎麽解釋?

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怎麽解釋?

1、解釋:

表達對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的感慨,表現出壹種對於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2、原文及出處:

《花非花》唐·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3、白話譯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霧而不是霧。

半夜時分到來,天亮以後離去。

來時像春夢壹樣能有多少時間?

去時又好似朝雲散盡沒有覓處。

擴展資料

《花非花》中引用的典故:

去似朝雲無覓處,借用了楚襄王夢巫山神女之典故。神女為“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美貌仙女。此後,"巫山神女"常用以比喻美女,引出了歷代壹系列詩賦詞曲等文學作品,形成了描寫、詠嘆神女的韻文學長廊,對中國文學史影響深遠。

這首詩引用這個典故,是為了表現出壹種對於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語意雙關,富有朦朧美是這首小詩的最大特點。霧、春夢、朝雲,這幾個意象都是朦朧、飄渺的,意象之間又故意省略了銜接,顯出較大的跳躍性,文字空靈,精煉,使人咀嚼不盡,顯示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功力。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