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的作者是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是元好問繼杜甫之後運用絕句形式比較系統地闡發詩歌理論的著名組詩。元好問崇尚清新自然之美,出於對當時詩壇雕琢粉飾、矯揉造作詩風的反感,他由衷贊揚陶詩的自然之美,論詩第四首說:“壹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陶詩的自然純樸、鉛化落盡、坦露胸懷是元好問認為的詩的最高境界。
《論詩三十首》的最後壹首,也是結束語。他自謙自己像蚍蜉撼樹壹樣不自量力,只是書生壹時技癢愛議論罷了。元好問在這組詩中基本按時間順序評論了自漢魏到宋代的許多著名的詩人和詩歌流派,針砭時弊,旗幟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文學觀點,對後世有重要影響。
元好問的相關內容:
元好問(1190-1257 ),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自幼聰慧,有"神童"之譽 。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壹代文宗"。
元好問是金代著名詩人和文學理論批評家。元好問論詩主張天然真淳,反對堆砌雕琢,重視獨創精神,宣揚恢復建安以來詩歌的優良傳統,是位有獨到見解的詩歌評論家他評論了自漢魏至宋代的許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學觀點,對後世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