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詞·江城子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1]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鷓鴣天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鬂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沈吟各自知。
竹塢無塵水檻清
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殘荷聽雨聲
———李商隱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壹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煢煢白兔
東走西顧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故人萬裏無消息
便擬江頭問斷鴻。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離思五首(壹本並前首作六首)」元稹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謾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燕脂頰,壹朵紅蘇旋欲融。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麹塵。
第壹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名句)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2.表達“悼念朋友去世”的古詩句有哪些1、《李白墓》
唐代:白居易
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譯文:
在采石江邊,無邊的野草圍繞墳地,遠接白雲。可悲的是這荒墳深穴中的枯骨,曾經寫過驚天動地的詩文。只要是詩人,大都命運不好,而詩人窮困失意,誰也沒有超過李君。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兩人壹生壹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在千裏,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淒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應該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3、《西江月·梅花》
宋代: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麽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譯文:
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哪裏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壹種仙人的風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
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臟,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追隨向曉雲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壹種夢想。
4、《臨江仙·送王緘》
宋代:蘇軾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譯文:
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兒已經有十多年了,但是因為妳的到來,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今日送別,請妳將我的傷心之淚帶回家鄉,灑向江頭壹吊。我又何嘗不知道故鄉的好啊,自己飄零已久,賦歸無日,自成天涯孤涼客。
哪裏悲涼的愁緒妳不會知道,早已被我吟斷的衷腸已不會再過分傷愁。今日殷勤給妳送上離別的酒宴,希望妳能盡興。我的身軀就好像傳舍壹樣輾轉流離,何處才能是我的家鄉啊!
5、《為薛臺悼亡》
唐代: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壹念壹傷神。
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譯文:
壹邊是就要枯死的梧桐樹壹邊是久病的身軀,每當想到人死後要去九泉之下心裏感到悲傷。夜晚手拉著年幼的兒子回到了自己的故園中,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裏沒有看見任何人。
3.懷念古人或想念友人的詩句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到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送宇文太守赴宣州城
寥落雲外山,迢遙舟中賞。鐃吹發西江,秋空多清響。地迥古城蕪,月明寒潮廣。時賽敬亭神,復解罟師網。何處寄相思,南風吹五兩。
留別邱為
歸鞍白雲外,繚繞出前山。今日又明日,自知心不閑。
親勞簪祖送,欲趁鶯花還。壹步壹回首,遲遲向近關。
4.悼念逝去朋友的詩句字貼沁園春
納蘭性德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雲:“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並吹戲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壹場。遺容在,只靈飆壹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5.紀念死去朋友的詩句哭李商隱
唐代:崔玨
成紀星郎字義山,適歸高壤抱長嘆。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壹夜幹。
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只應物外攀琪樹,便著霓裳上絳壇。
虛負淩雲萬丈才,壹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
譯文:
成紀郎官名字叫李義山,身歸黃土讓人空懷長嘆。詩詞樹林的枝葉已落盡,學術界的浪濤壹夜枯幹。狂風暴雨把那燈燭吹滅,姓名壹直在我心中思念。他應該到世外攀折玉樹,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壇。
空懷有淩雲萬丈的高才,壹生胸襟不曾片刻展開。鳥啼花落斯人歸於何處,竹死桐枯鳳鳥不再飛來。良馬不遇足因無主而彎,知音痛失心由斷弦而哀。冥府不用感嘆陰陽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墳墓中來。
擴展資料:
1、賞析:
這首詩是情辭並茂的悼友詩。李商隱是壹代才人。李商隱的詩辭采精工富麗,韻調婉轉微,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但是,由於政治宗派鬥爭的原因,這樣的大詩人於病死滎陽後,文壇竟然出奇地沈默,極少有人賦詩撰文來紀念他,詩出自李的摯友、詩人崔玨之手。
2、創作背景
李商隱是晚唐詩壇的壹顆巨星,他熱衷政治,胸懷大誌,卻懷才不遇,抱負難酬,最終成為朋黨之爭的犧牲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歲的李商隱郁郁而終。他的摯友崔玨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萬分,寫下了這首《哭李商隱》。
百度百科-哭李商隱
6.紀念死去朋友的詩句哭李商隱唐代:崔玨成紀星郎字義山,適歸高壤抱長嘆。
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壹夜幹。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
只應物外攀琪樹,便著霓裳上絳壇。虛負淩雲萬丈才,壹生襟抱未曾開。
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
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譯文:成紀郎官名字叫李義山,身歸黃土讓人空懷長嘆。
詩詞樹林的枝葉已落盡,學術界的浪濤壹夜枯幹。狂風暴雨把那燈燭吹滅,姓名壹直在我心中思念。
他應該到世外攀折玉樹,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壇。空懷有淩雲萬丈的高才,壹生胸襟不曾片刻展開。
鳥啼花落斯人歸於何處,竹死桐枯鳳鳥不再飛來。良馬不遇足因無主而彎,知音痛失心由斷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嘆陰陽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墳墓中來。
擴展資料:
李商隱是壹代才人。李商隱的詩辭采精工富麗,韻調婉轉微,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但是,由於政治宗派鬥爭的原因,這樣的大詩人於病死滎陽後,文壇竟然出奇地沈默,極少有人賦詩撰文來紀念他,詩出自李的摯友、詩人崔玨之手。2、創作背景李商隱是晚唐詩壇的壹顆巨星,他熱衷政治,胸懷大誌,卻懷才不遇,抱負難酬,最終成為朋黨之爭的犧牲品。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歲的李商隱郁郁而終。他的摯友崔玨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萬分,寫下了這首《哭李商隱》。
百度百科-哭李商隱。
7.悼念朋友的詩《花環》(放在壹個小墳上)
開落在幽谷裏的花最香。
無人記憶的朝露最有光。
我說妳是幸福的,小玲玲,
沒有照過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妳夢過綠藤緣進妳窗裏,
金色的小花墜落到妳發上。
妳為檐雨說出的故事感動,
妳愛寂寞,寂寞的星光。
妳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淚,
常流著沒有名字的悲傷。
妳有美麗得使妳憂愁的日子,
妳有美麗的夭亡。
我非常喜歡的何其芳的壹首悼亡詩,妳稍微改壹下,追憶妳們在壹起的時光,就可以了,願她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