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袁玫的苔寫作文

袁玫的苔寫作文

1. 又由袁枚《苔》想到的 作文800字

袁枚的《苔》是壹首人生勵誌的小詩. 苔雖然在陽光不能照到的地方, 又那麽渺小,悄然的開著,不引人註目,更無人喝彩。但是它仍然那麽執著的開放,毫不自慚形穢,在逆境中有勇氣實現自己的價值,充滿自信,認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間,毫無保留地綻放給了這個世界。原詩***20個字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是的苔的“誌向”來自青春,來自光照,更來於它的自省:“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來自它的向往。

壹個有向往的人,他才有上進心,才有求知欲,才有奮鬥的動力。偉大的毅力只為偉大的目標而產生。高昂的誌氣,代表了壹個人的生命動力,體現了壹個人的靈魂。秦朝的開國皇帝嬴政,在他沒有掌權的時候,就立下了“統壹六國”的壯誌,最終完成了夙願。

彭德懷元帥,這位很有個性的湖南人,在中國革命的長河中,出生入死,堅強不屈。是什麽促使他這樣做的呢?是他“翻身做主人,為窮人求解放”的誌向。彭元帥從“誌”中挖掘出了自己潛在的能量,產生了強烈的革命 *** ,從而把自己交給了黨的事業。

沒有遠大誌向的人,往往得過且過,永遠也不能把握成功的契機,永遠也不會有所作為。

誌向,對奮發的人來說,是動力;對迷茫的人來說,是指路標;對失敗的人來說,是鞭策,它每時每刻都在提醒人們,加把油,勝利就在前方。

2. 清.袁枚《苔》 這首詩要寫壹篇作文,題目應該怎樣寫

苔 清 袁枚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詩文寫了

苔蘚不怕先天條件不足(環境不好),樂觀自信地在春天來臨之際,也和牡丹花兒壹樣,開出了米粒大小的花兒來。

贊美

1、積極的生活態度

2、自信、樂觀

立意

1、選擇積極(樂觀、自信)的生命(活)態度,讓人生別樣(壹樣)的美麗。

2、讓樂觀自信之花,盛開在生命的每壹個角落。

賞析

苔蘚自是低級植物,多寄生於陰暗潮濕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發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壹點並歌而頌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處」,是如此壹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恰自來」,嗯,並不從何處來,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蘚自己創造出來的!它就是憑著堅強的活力,突破環境的重重窒礙,煥發青春的光采。

苔也會開花的,當然,怪可憐的,花如米粒般細小,但難道小的就不是花嗎?只要能夠開放,結出種子,繁衍後代,便是生命的勝利。所以,「也學牡丹開」,既是謙虛,也是驕傲!對的,苔花如此細小低微,自不能跟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賞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卻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強,爭得和花壹樣開放的權利——這世道並非僅為少數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3. 用清代袁枚苔自擬題目寫壹篇作文

望這裏的小朋友都能擺脫病魔,能到學校上課去.”多麽善良的孩子,可他年

紀小小就要和病魔抗戰,老天為何要這麽殘忍,他年紀是這麽小,卻有壹顆善良的心,可為什麽不能擺脫

病魔?雖然他並沒有做驚天動地的事,可為什麽催人淚下?因為他的那番話,他本身是壹個病人,承受病

痛的折磨,可他還想著別人,希望那些小朋友也可以去上學.著為他人著想的品質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愛就在我們周圍,像同學們捐款幫助民工子弟學校上午學生,這就

4. 《苔》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壹篇800字的作文

頓時想到了“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選擇那種低調處世,淡定不張揚的角度寫,就舉劉禹錫的例子啊:

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壹名不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裏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裏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壹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壹間只能容下壹床、壹桌、壹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壹次比壹次小,最後僅是鬥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圍繞那種“不管他人如何議論,自己怡然處之,青苔雖卑微,心中卻自有壹番綠意”來寫

加油,會是壹篇好作文的

5.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壹種力量叫做樂觀

“做人要做懶羊羊。”這是當今很流行的壹句話,我們為什麽要做懶羊羊呢?因為懶羊羊的樂觀。可樂觀又是什麽呢?樂觀就是對生活的壹種換位思考,通俗的說也就是開開心心生活。懶羊羊他天天吃飽了就睡,睡完了就吃,天天無憂無慮,有時連灰太狼捉住他時,他還該吃吃,該睡睡,我想這可能是樂觀的最高境界了吧。

很多人對死亡很恐懼,但只要妳擁有樂觀的心態,學會換位思考,妳就不怕了。人從壹出生就逃脫不了去世的命運,與其天天憂愁,給自己找不趣,還不如天天開開心心、無憂無慮。每個人的人生肯定是會遇到困難,關鍵是他們的解決困難的方法不同,有些人選擇膽小的放棄或者逃避,而有些人則樂觀的站起與困難抗衡,而這成功者往往就是這第二類人。

“從前有壹個老婆婆,她兩個兒子,壹個兒子是賣鞋的,壹個兒子是買傘的,她天天愁眉苦臉,隔壁壹個鄰居問他為什麽這麽愁苦。老婆婆回答道:‘這兩個兒命苦啊!妳看,這要是晴天,我大兒子的傘就賣不出去,可若是雨天,我小兒子的鞋就要虧本了。’居聽完笑呵呵地對她說:‘這兩個兒子福氣得很,妳看只要是晴天妳大兒子就有鞋可買,要是雨天妳小兒子的傘就要賣光。’從此,老婆婆每天都笑呵呵的。”妳看,老婆婆只要換位思考壹下,生活就能開開心心的,樂觀其實真的很神奇!晴天、雨天,買鞋、買傘,樂觀就這麽簡單,可仍有很多人就是思考的方向轉不過來。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這樣妳才能開心,只要妳天天開心,生活才會有樂趣,才會活的有滋有味。

曾經讀過這樣壹則故事:壹位名叫子尤的十四歲作家,患上了罕見的惡性縱隔腫瘤。可他並沒有恐懼,而是用熱情、文字和樂觀與生命、病魔抗衡,他在“享受”著別人沒有過的經歷,他在與疾病頑強地抗爭了兩年零七個月之後,子尤終於微笑著走完了他十六歲的生命。。讀完這個故事,妳可能會說:“命運實在太殘酷了,這麽有前途的壹位少年就這樣英年早逝了。”其實,妳不應該嘆息,因為他是壹位強者,面對疾病和死亡,作家子尤卻能用自己心靈中樂觀的陽光來驅散死亡的恐懼,我們應該他向他致敬,他用生命詮釋了樂觀陽光的力量,雖然他的生命很短暫,可他生活的每壹天都是充實而快樂的,他的快樂和堅強感染了身邊的每壹個人。

有壹種力量叫做樂觀,希望大家都能像懶羊羊那樣樂觀,簡單而開心的生活,換個方位,妳會發現生活中有太多的美;深呼吸,原來陽光的味道真的很神奇,它會帶給妳無盡的力量,去戰勝所有的困難,開開心心的過好每壹天,只要有樂觀,妳可以向生命宣戰!

試題分析:

《苔》這首詩寫了: 苔蘚不怕先天條件不足(環境不好),樂觀自信地在春天來 臨之際,也和牡丹花兒壹樣, 開出了米粒大小的花兒來。由此理解可以立意:

1、選擇積極的生活態度,讓人別樣的美麗。

2、讓樂觀自信之花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