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剪紙是融生活於藝術的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其內容多為群眾喜聞見樂的潮劇戲曲故事和花鳥蟲魚。欣賞品多以人物為主,禮品、祭品則根據實際情況剪出各種各樣的花紋圖案。如在豬頭上張貼豬頭花,在龍蝦上張貼蝦花。日常裝飾品則張貼扇袋花、煙袋花、倍插花、燭臺花等。這些作品蘊含了潮汕人民采用托物寄情或賦予吉語的手法,用自然事物中那些能喚起人們感情上健康的***鳴和美好的形象,從而誘發人們對美好情感的聯想。壹般通過幾種形式來表達:形象表達,如梅蘭比春,牡丹喻富貴;諧音表達,如雞羊比吉祥,喜鵲梅花喻“喜上眉梢”;文字表達,“喜喜”、“壽”“福”等圖案。
潮汕農村每逢時年八節,村民喜歡舉行各種形式的剪紙藝術競賽,許多鄉村剪紙能人借此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年輕藝人脫穎而出,這種風氣較為普遍,增添了節日的氣氛,進壹步促進了剪紙這壹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