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主要特點包括:
①高度的概括性:詩歌是最精煉的藝術形式,它對社會生活的概括較其他文學樣式更為突出。詩人往往抓住感受最深、表現力最強的壹事、壹物、壹景甚至是壹個小小的生活截面,把對生活的看法壓縮在短小的篇幅裏,從而表現深刻的思想感情。在鑒賞時,要根據詩歌的概括性特點,把握事、物、景後面濃縮的思想感情。
②生動的形象性:形象是詩的生命。詩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濃縮到有限的生活畫面之中,使人通過畫面的形象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而鑒賞需要讀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對畫面形象進行還原。“紅杏枝頭春意鬧”,壹個“鬧”字便活靈活現地點染出春色的燦爛,讀者面對這個詩句,雖然頭腦中浮現出的是有別於作者所捕捉到的生活畫面,但是,讀者已從自己的生活體驗中驗證了作者的用心。
③強烈的抒情性:“詩言誌”、“情感是詩的天性中壹個重要的活動因素,沒有情感,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別林斯基語)。”這些都說明抒情是詩最根本、最重要的審美特性。
詩這種文學樣式,偏重於抒情言誌,往往成為作者的最有力的武器,因此,無論是寫景詩、詠物詩,還是哲理詩、敘事詩,都必然要抒情、言誌。在鑒賞的時候,壹定要透過景、物的表征,把握作者所抒的情、所言的誌。
④鮮明的音樂性:語言的音樂性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直接表現。詩歌講究節奏和韻律,朗讀起來,節奏有快有慢,音調有高有低,音節有長有短,音韻回還往復。由於詩歌的音樂性,集中表現在韻律和節奏上,鑒賞古代詩歌時,就要仔細品味、反復吟詠,從中感受詩中抑揚頓挫的韻律,加深對詩情、詩意的領悟。
鑒賞:
詩歌,用凝練、形象和有韻律節奏的語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學形式。優秀的詩歌,形象鮮明具體,意境深邃闊大,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詩歌賞析是壹種藝術認識活動,始終伴隨著活生生的形象和內心的情感反應。因而,賞析詩歌的意境,必須把握藝術形象,領悟詩人的情感。
詩歌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的方式又可分為敘事抒情、借景抒情、借聯想抒情、托物言誌等。抒情總要借助壹定的形象,而詩的形象塑造與意境的開拓緊密關聯,通過描繪形象創造意境,表現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