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愁別恨,自古就是詩人詞家難以割舍的情懷,因而也是他們常詠的對象。如: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以上兩例都是以種種淒涼、冷落的秋天景象襯托和渲染離情別緒,活畫出了兩幅秋江離別圖。
二、嘆時
多愁善感似乎是詩人的本性,就是極平常的秋景也時常引發他們對時光易逝的感嘆。如:
常恐秋節至,昆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晚雨未摧宮樹,可憐閑葉,猶抱涼蟬。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史達祖《玉蝴蝶》)
草木雕零,落葉歸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淒涼頓生。
三、思鄉
漂泊異鄉的遊子,“離愁漸遠漸無窮。”家是他們永遠的牽掛。“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訴說。還有馬致遠的名曲被譽為“秋思之祖”的[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它借描寫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壹個蕭瑟蒼涼的意境,並以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靜氣氛,反襯出淪落天涯者的仿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遊子的酸楚啊!又如:
古臺搖落後,秋入望鄉心。(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三湘秋鬢逢秋色,萬裏歸心對月明。(盧綸《晚次鄂州》)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範仲淹《蘇幕遮》)
秋入鄉心愁割腸,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來托引鄉愁,是悲秋思鄉望歸的典範。
四、懷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撥起對親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懷戀。如: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韋應物《秋夜寄丘員外》)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趙孟 《嶽鄂王墓》)
親友離去之後,形單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與孤寂,加之現於眼前的又是荒涼的秋景,此情此景怎壹個“愁”字了得?賈誼、嶽飛本是人臣之楷模,卻落得個遭貶、被殺的下場,詩人蘊憑吊之情於秋景,深沈而悲涼,字裏行間溢出作者無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淚下。
以上四類皆為“悲秋”之作,但“秋”與“悲”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事實上“悲”“喜”本似壹個硬幣的兩面,有“悲”亦應有“喜”,劉禹錫就曾彈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的反調。又如: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輝。(王績《野望》)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