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炊煙裏的鄉愁(散文)

炊煙裏的鄉愁(散文)

傍晚,到位於城郊的小河邊垂釣,忽見湖邊的壹間磚瓦房的小煙囪,裊裊升起壹縷黑色的炊煙,炊煙升到半空,慢慢地,消弭於無形,悠悠晚風,送來柴火的味道,於是不期然地想起故鄉,想起故鄉的炊煙。

“嶺谷高低明野火,村墟遠近起炊煙”,冥冥中,仿佛回到故鄉,看到親人在廚房裏忙碌著,熊熊的火光,照亮他們的臉龐,羼雜著柴火味的飯菜的香味,飄出窗外。這時,不知誰的手機,十分應景地播放起鄧麗君的《又見炊煙》:“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倏地,思鄉的潮水徹底將我淹沒……

漂泊經年,夢中常常升起故鄉的炊煙,縷縷炊煙,縈繞心頭,恰似濃得化不開的鄉愁。

故鄉黎明,隨著朝暾漸朗,晨熹初露,每家每戶的廚房,不約而同地響起鍋碗瓢盆的協奏曲,宣告烹煮時光的開始,很快,所有人家的煙囪相繼飄出滾滾炊煙。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故鄉的炊煙,空靈而輕巧,調皮又可愛,有著寧靜之美,婉約之美,炊煙飽蘸著晨汽,輕盈、縹緲,洋洋灑灑,變化萬端,有時像婆娑的濃雲,有時像扭曲的麻繩,有時像飛龍在天,有時像姑娘的劉海,有時像老人的髯須,有時像長袖善舞者的裙裾,有時像丹青妙手隨便塗鴉的抽象畫……鄉村上空仿佛成了碩大無朋的舞臺,各家各戶的煙囪,仿佛成了專為舞臺量身打造的噴霧器,縱橫交錯、互相凝集的炊煙,在舞臺上四處飄蕩,悠悠微風,帶走炊煙,慢慢地,景泰藍的天空恢復了澄澈,顯現出舞臺原有的空曠和恬淡。

快到中午時分,家家戶戶的煙囪又陸續飄出千姿百態的炊煙,在陽光的炙烤和透射下,炊煙如透明的羽翼,又輕又薄,升騰在半空,很快融入藍天,化作淡淡的夢境,了無痕跡。此時的炊煙,貌似無足觀,實則魅力不減。看著炊煙絲絲縷縷地飄出來,不斷隨風飄散,像壹個丹青妙手在黑板上作畫,對好不容易勾勒出來的畫作輪廓不滿意,畫上幾筆,旋即擦掉,再畫上幾筆,又擦掉……熟視久之,不禁莞爾。

“炊煙漠漠衡門寂,寒日昏昏倦鳥還”,傍晚,熱鬧了壹天的鄉村漸漸歸沈寂,辛勞了壹天的倦鳥陸續回巢,村子裏炊煙四起,有了落霞的襯托和落日余輝的輝映,飄飄蕩蕩的炊煙,將鄉村妝染成壹幅充滿迷幻色彩的山水畫,熟視久之,自己好像已然化作壹縷炊煙,飄蕩在故鄉上空,睨視著天下蒼生,壹顆心無拘無束、逍遙自在、雲淡風輕。

所謂炊煙,是由不完全燃燒的柴火制造出來的濃煙。小時候,我是燒火的好手,深諳用柴火煮飯炒菜是壹門技術活,塞入竈堂的每壹把柴草,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少則火力不夠,影響烹飪質量,太多則容易導致燃燒不充分,產生較大的濃煙,多余的濃煙溢出爐膛,充斥整個廚房,濃煙滾滾,廚房恍若變成了人間仙境,濃煙把人嗆得連連咳嗽,眼淚汪汪,快要窒息,不得不沖出廚房,呼吸幾口新鮮空氣,然後趕緊回去燒火。每當看見柴草塞入爐膛後,嗶嗶剝剝地燃起來,鮮紅的火苗飄出竈膛 ,煙氣極少,不足以嗆人,如立了多大功勛似的,成就和滿足感油然而生。

炊煙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溫暖的味道,如今,老家人用上了煤氣,鮮有人用柴火煮飯,炊煙漸漸遠去,被時代湮沒,然而,我仍常常想起故鄉的炊煙。它是遊子思鄉的臍帶,是遊子眼中最美的雲朵,給遊子留下永遠難以磨抹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