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揚“海瑞”的詩詞比較少,有:
風微夜幕小窗前,
燭影飄搖入未眠。
墨疏辭成雷雨勢,
霆驚可否裂霾天。
目斷垂雲徒北望,
初生壹念萬思牽。
滔滔惡浪掀天湧,
老死空骸海角邊。
有關”海瑞“的個人簡歷:
人物簡介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壹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禦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壹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萬歷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謚號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海瑞罷官
海瑞罷官即是歷史中發生的真事,也有後來旁人加工潤色,用來歌頌海瑞不畏強權、不諂媚逢迎,堅持正義的美好歌頌而作的戲劇。事情的講過大概是這樣的,當時的明朝首輔徐階告老還鄉,但是他兒子徐英儀仗自己父親做首輔時的權勢,橫行鄉裏,霸占民田,氣死趙玉山之子,又搶走趙的孫女小蘭。 ?
於是小蘭的母親洪氏就去縣衙控告徐英,但是縣令大人畏懼當時首輔徐階的權勢,和徐英串通,不但當堂打死趙玉山,還把小蘭母親洪氏轟出縣衙大堂。恰巧海瑞調任應天巡撫,得知此事,重新審理,徐階自恃有恩於海瑞,代子求情,提出交田贖罪。海瑞指明占田應退,犯法當誅。徐階惱怒,唆使朝臣彈劫海瑞,新巡撫戴風翔親來摘印。海瑞於交印前,斬了徐瑛及縣令王明友。
這就是還原整個歷史事實後的海瑞罷官,由此可見,這樣壹位不畏強權,為民做主的官員,怎麽能不受民眾擁戴呢?甚至在百家講壇海瑞中,說到這樣壹件事,說海瑞壹生清廉,家中貧困,甚至壹年之中都見不到肉,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去市場割兩斤肉和母親壹起吃點肉。每每看到於此,總是忍不住扼腕嘆息……。 ?
海瑞鬥嚴嵩主題曲和戲曲?
“海瑞鬥嚴嵩”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世人對其的熟悉程度恐怕僅次於“包拯鬥秦檜”了。目前由陳庭威、何寶生、陳煒等主演的20集古裝戲說劇《海瑞鬥嚴嵩》正在熱播,以其曲折起伏的情節、命運多舛的人物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大家有感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去看看。 ? 總結:縱觀海瑞壹生,他嘔心瀝血為整個國家,為百姓蒼生,但有時候卻又過於迂腐,正直,不懂變通,致使他以及他的家人跟著受了很多磨難,在百度貼吧海瑞吧看到這樣壹段話,我覺得很好,就幹脆轉過來吧:他、前無古人,後也將無來者,他是信仰的聖人、卻是禮教的奴仆,他活的壯烈也不免淒涼,他是歷史的豐碑,卻也是現實的悲哀。他把禮教完完全全變成理想,致使孤獨相伴、貧老壹生,只為後人楷模。
海瑞墓
明萬歷十五年(1587),海瑞卒於南京都察院右都禦史任上,消息傳到北京,萬歷皇帝下詔南京、北京二都舉行公祭,喪出江上,奠祭哭拜的人,百裏不絕。朝廷專門派行人司行人,海瑞的同鄉、學生許子偉護送其靈柩回瓊州安葬。
萬歷十七年(1589)二月廿二日,海瑞的靈柩終於運回海南,安葬在海口市濱涯村。
海瑞墓,位於海口市丘海大道39號,占地面積10000㎡,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海瑞墓歷代有重修。解放後,在1959年重修壹次,1962年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11月,“四人幫”之壹的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海瑞墓遭到破壞。
歷史是不容篡改的,1983年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籌集資金再次重修被毀的海瑞墓主墓,並增建了海瑞陳列室。1996年4月,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擴建了海瑞墓,增辟了海瑞紀念園。
現海瑞墓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風格獨特,是人們瞻仰古賢,欣賞文物的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