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樹萬樹梨花開忽如壹夜春風來是冬季
為什麽將此句詩理解為描寫的是冬季?除了從氣候上來看,“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寫的是冬季之外,從詩句表達的內容和詩人的寫詩意圖來判斷,也應該理解為冬季。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開頭的四句重點表達的是胡天飛雪的景象,將飛雪比作梨花,將塞外大雪紛飛的嚴寒景象比喻成春天梨花盛開的溫暖景象,兩類物象放在壹起,形成鮮明的對比;
壹方面突出塞外環境的冷酷,壹方面又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溫情,用“暖”來寫“冷”的同時,也用“冷”來寫“暖”,兩者互為映襯。而且後文中還有很多描寫都運用了這類表現手法。因此,從詩歌的表達內容和詩人的寫詩意圖來看,這裏描寫的是嚴寒的冬天更有表現力。
誤區壹:認為描寫的是春季
這是因為有的人沒有正確理解原詩句的意思。“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唐代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要理解這句詩就需要結合前文來看,將前兩句放在壹起看為“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可見,詩句中明確描寫了“北風”、“飛雪”等物象,詩人是將飛雪比喻成盛開的梨花,並非真正描寫的春天的梨花,所以這個季節並不是春季。
誤區二:認為描寫的是秋季
之所以有人認為此句詩描寫的是秋季,有壹定的道理,這是因為詩句中明確寫出了“胡天八月”的時間表達。胡天八月,這裏的八月是農歷,陽歷是十月,從“二十四節氣”的劃分來看,“立冬”是冬季的開始,而立冬是在十二月份,所以確實屬於秋季。
但是,從氣候學來看,是以平均氣溫法來劃分四季,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等於或低於10攝氏度算是進入冬季。結合詩人的寫作背景來判斷的話,胡天飛雪的八月,已經進入氣候上的冬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