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苗族服飾的資料

關於苗族服飾的資料

苗族服飾簡介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壹起,那壹定會變成壹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 0 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 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壹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制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壹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實際上壹條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壹直到最後繪圖繡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繡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關於苗族的資料 苗族現在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739. 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遊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語族苗語支。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壹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飛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飾制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壹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壹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

苗族“跳花節”。“跳花節”

是以吹蘆笙伴歌舞為主要特色

的文化盛會,同時也是苗族服飾精彩展示的大好時機。

苗族過去盛行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較大的節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後舉行壹次。鬥牛(牛鬥牛)是苗族人民喜愛的壹項活動,每年正月、端陽、火把、中秋等佳節都要舉行鬥牛活動。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裏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壹壹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絢麗多姿的苗族服飾

苗族自治地區

建國後,先後成立有: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年7月1日)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1952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彜族 *** 苗族自治縣(1954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1956年11月30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

貴州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7日)

四川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11日)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3日)

雲南祿勸彜族苗族自治縣(1985年)

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985年)

兩位苗族婦女正在制作彩色皮紙。貴州省

丹寨縣石橋堡的白皮紙制作工藝已有1000

多年歷史。1000多年來,當地苗族群眾借

鑒漢族的造紙技術,以當地豐富的樹皮、

杉根來制作白皮紙,其造紙工藝與明代宋

應星著的《天工開物》記載的造紙法大體

相似,保持了中國古代生產皮紙的傳統。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壹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多先把稻谷曬幹(或炕幹)倒入碓中舂去米糠......>>

苗族的資料 苗族現在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739. 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遊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語族苗語支。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壹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飛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飾制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壹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壹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

苗族“跳花節”。“跳花節”

是以吹蘆笙伴歌舞為主要特色

的文化盛會,同時也是苗族服飾精彩展示的大好時機。

苗族過去盛行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較大的節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後舉行壹次。鬥牛(牛鬥牛)是苗族人民喜愛的壹項活動,每年正月、端陽、火把、中秋等佳節都要舉行鬥牛活動。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裏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壹壹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絢麗多姿的苗族服飾

苗族自治地區

建國後,先後成立有: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年7月1日)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1952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彜族 *** 苗族自治縣(1954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1956年11月30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

貴州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7日)

四川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11日)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3日)

雲南祿勸彜族苗族自治縣(1985年)

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985年)

兩位苗族婦女正在制作彩色皮紙。貴州省

丹寨縣石橋堡的白皮紙制作工藝已有1000

多年歷史。1000多年來,當地苗族群眾借

鑒漢族的造紙技術,以當地豐富的樹皮、

杉根來制作白皮紙,其造紙工藝與明代宋

應星著的《天工開物》記載的造紙法大體

相似,保持了中國古代生產皮紙的傳統。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壹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多先把稻谷曬幹(或炕幹)倒入碓中舂去米糠......>>

苗族服飾的特點 苗族少女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壹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采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制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制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壹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註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

這也是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書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壹條裙子上的褶有500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壹直到最後繪圖繡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繡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

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童帽飾。

伐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壹起,那壹定會變成壹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蝴蝶探花、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遊魚戲水苗族銀飾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壹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制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壹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族服飾(要圖和介紹)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南蠻傳》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苗族服飾是壹種原始苗族人民的符號和象征,是壹種規則和歷史的存根,壹種無字的歷書,壹種無聲語言和標誌。

苗族服飾由於性別、年齡、婚否等情況而不同,並且有地區差別,但都保持壹種從古至今的傳統款式。苗族婦女上身壹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壹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苗族百褶裙,圖案花紋色彩斑斕,多刺繡、織錦、蠟染、挑花裝飾。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的傳統。服飾用料則以居住地出產的原料為主,多以棉、麻、毛等經過家庭手工作坊精編細織而成。苗族男子的裝束則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我們所說的苗族服裝的款式多樣,主要是指苗族女性的節日盛裝或者叫禮服。苗族服裝按地域可分為五種型制:黔東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種。

黔東南苗族服飾:流傳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個縣市和都勻、荔波、三都、興仁、安順,廣西融水、三江等區域。上衣有大領對襟或右衽半身。百褶裙長短不壹,佩戴各式圍腰和綁腿。發髻也有較大差異。黔東南苗族服飾大約有30多種款式。

黔中南苗族服飾:主要流行於貴陽、龍裏、貴定、惠水、平壩、安順、平塘、羅甸,雲南的丘北、文山、麻栗和廣西隆林等地。其特點是以黑、白、藍色線繡衣裙或蠟染。大領對襟開,百褶裙,包頭帕或頭巾,髻發。黔中南苗族服飾有5種款式。

川黔滇苗族服飾:主要在川南、黔西、黔西北和滇東北、桂西北以及雲南昭通、威信、楚雄、金沙等地。衣料主要是麻布,服飾色彩較淺,蠟染工藝普遍。服飾和發型多種多樣。

湘西苗族服飾: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貴州松桃、四川秀山、酉陽、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有多彩頭帕和變型式樣,服飾亦有8種。

海南苗族服飾:由於海南苗族受當地黎族服飾的影響,苗女穿右偏襟長及膝部的長衫,僅壹扣,無領,蠟染短裙,以黑、紅色為主,花紋較少,束發,包壹繡圖案花紋的頭巾,外面再蓋壹條繡有花邊的尖角頭帕,套上壹條紅帶子垂在背後,顯出與其他地區的苗族服飾的非常不同。

苗族沒有文字,她把服飾作為載體,因而苗族服裝不僅具有實用價值、很高的美感或觀賞價值、很深的文化內涵,它還有很高的制作工藝水平。苗族的蠟染和刺繡藝術就代表了苗族服裝的制作藝術。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壹般的苗族蠟染是先在整塊的布上繪制各種圖案,然後再進行染制。苗族刺繡技法多樣,圖案豐富。據統計,苗繡技法多達十二種,有平繡、挑花、鎖繡、堆花、貼布、打籽繡、釘線繡、辮繡、縐繡、錫繡、馬尾繡等;色調主要有兩種,壹種是紅色調,壹種是紫色調,底部基本上都是黑色;圖案也是極為豐富的,有各種花卉、稻谷、魚、鳥、龍、鳳,自然界裏有的都能用來作為圖案繡在衣服上,還有很多刺繡圖案把傳說故事都用在裏邊。苗族刺繡的使用主要是作為苗族服裝中頭巾、衣領、衽襟、袖腰、袖口、衣肩、衣背、衣擺、腰帶、圍腰、裙子、裙片、裹腿布巾、鞋子等部位的裝飾。

苗族服飾的圖案,是穿在身上的壹部民族史書:褶裙上的彩色線條,是壹條條河流,壹條條山路;背牌上的回環式方形紋,是曾經擁有的城市,有街道、城墻、角樓;那披肩......>>

苗族服飾圖片 男子服飾為黑色無領,肥身對襟衣,紐扣為金屬制品,下裝已改著漢族裝。剃光頭或以長頭巾纏頭

苗族服飾都有什麽象征意義? 苗族服飾象征意義有:

[苗族歷史] 解讀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其現行的每件款式和飾物幾乎都隱藏有極為古老的文化內涵。壹定的服飾符號系統與相應的史詩、神話、傳說、習俗解釋所構成的全面闡釋系統,起著沿襲傳統,追根憶祖、記述往事、儲存文化信息的巨大作用。在少數民族服飾的百花園中,苗族服飾最能系統地體現祖源與戰爭遷徙這類歷史意識。苗族服飾的相當部分,都可說是歷史意識的符號載體,而祖源與戰爭遷徙,亦可說是苗族服飾千年不輟的母題。

黔東北松桃和湘西苗族的“駿馬飛渡”、“江訶波濤”圖案;黔西北威寧、赫章和滇東北彜良苗族“天地”、“山川”、”田園”、“江河”、“城池”圖案;川南苗族的“黃河”、“長江”、“城池”圖案;貴陽市郊高坡苗族“蚩尤印”圖案;黔東南凱裏、黃平、施秉、臺江壹帶苗族的“媼仿”

(黃河)、“媼育” (長江)、“蓋霞” (軍旗)圖案等,就是其歷史傳統在服飾上綻開的奇葩。它們是苗族婦女盛裝諸圖案的母本,含有“媽媽花”的意思。即主體圖案“母花”。圖案的構思、設計、造型不僅凝聚著苗家婦女勞動智慧的結晶:還表現出苗族人民對歷史祖先故土、戰爭、遷徙的回憶與緬懷之情.凝聚著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強烈感 *** 彩的諸多原型。它是壹種社會歷史意義沈澱,壹種深厚的符號積累。

“駿馬飛渡”

圖案是鳳凰、古丈、松桃壹帶苗族的花邊、花帶最流行的圖案。其特點是色調古樸,素雅大方。造型是:首先出現壹條洪水滔滔的大河。苗語叫做“埋邁埋清”,即“渾水河”

之意。苗族婦女是根據花邊帶底色來說的。花邊圖案是由無數個像“馬”的花紋組成的,相互連成壹串橫貫河水中間,表示萬馬飛渡黃河,馳騁中原。苗語謂之“大邁檔務”

或“大邁長務”.意為“駿馬飛渡大河”。“大邁”即“飛馬”的形象,有“邁單”壹直足馬、“邁勾”壹變足馬之分,

比較抽象。只有從名稱上才能聯想到它們相似於直立的馬鬃和或彎或直的馬足,其造型與漢字的“馬”的原始型態接近.構圖雖然簡單但富有騰空起飛之猛勢,它包含勇猛頑強的意義。

的兩邊是由無數個形似三角形的或像花塔式的山疊著山相間排列,苗語稱之“高本高介”

和“畢高”。意為“金山銀山”

(苗族古歌中則有洋洋千言的壹篇描述“運金運銀”的活動場面).表示崇山峻嶺.五顏六色。編織這些圖案(山塔)時.均采用紅、綠、藍、黃、橙、紫各種顏色絲線挑繡而成.給人以壹種懸崖深谷意境的感覺。

“駿馬飛渡”

圖案的兩邊用壹條像鐵軌式的圖案鑲嵌著順水流方向延伸,苗語叫“乃勾阿登”,漢意就是“大路上的腳印” (此圖案在中部方言黔東南苗族婦女服飾刺繡中使用頻率頗高。當地苗語謂之“絞歐”,即“江河的意思”;海南島苗族蠟染中此“江河”

圖案也相當普遍)。

位於花帶上的“江河波濤”圖案的花紋更加明顯,呈現兩條白色橫帶,帶中由壹些細小的星點組成,花紋隱約可見。苗族說是表示黃河、長江同向奔流,苗家婦女管它叫“歐多民務”。北岸是些較小的土山坡,婦女稱之“秀高刃”。兩條大河的南面,是壹朵朵既像花又像樹,又像人乘船等形狀組成立形花簇象征劃渡式的圖案,婦女們說它代表“洞庭湖”。這些圖案腳下再次出現水波浪式花紋。苗語謂之“昂務乃本”,漢意就是“經過大水大浪的媽媽花”。南岸有壹條小路和壹排松樹.象征苗族經過千辛萬苦來到林青茂密的西南山區。

“江河波濤”

母題在“蘭娟衣”

中也有生動展現。據說,黔東北苗族婦女穿的“蘭娟衣”(壹種沒有衣領的女裝)的來歷,是壹位叫“蘭娟”的苗族女首領,帶領苗族同胞南遷時,為了記住南遷的歷程.就想了壹個用彩線記事的辦法。離開黃河時,她在自己的左手袖子上用黃線縫上壹根黃線;渡過長江時,她在右......>>

苗族服飾歷史背景 (壹)解放前的苗族服飾

苗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用服飾記載歷史、傳承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在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我們祖先曾度過了赤身裸體的時代,那時“未有火化”,人們吃的是“草木之實”、“鳥獸之肉”,身上赤條條沒有什麽可以遮掩的東西。正如《莊子》言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天積存下柴草,冬天用來燒火取暖,叫做“知生之民”。由此推知其他民族亦然。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意識也逐漸增強,為了獲得禦寒、遮羞、裝飾的服飾意識,他們遂以最原始的天然材料如樹葉、草葉或獸皮等裹身,從而形成了最古老、最原始的服飾樣式和服飾意識。《禮記禮運篇》:“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菅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考古學家也認為,“最早的服裝是原始人把樹葉、草葉纏裹在身上,或用石器把獸皮稍加分割後披在身上或掩於 *** 。” 《滇書》卷上稱我國古代苗族“楫木葉以為衣服”,此亦印證。而到神農、伯余(黃帝臣子)、黃帝時期已被織造麻、絲布帛和垂衣裳的習俗所取代。(《禮記禮運篇》):“後聖有作……治其麻絲,以為布帛”;(《莊子盜跖》):“神農之世……耕而食,織而衣”;(《淮南子汜論》):“伯余之初作衣也,糸炎麻索屨,手經指掛,其成猶網羅,後世為之機杼勝復,以領其用,而民得以掩形禦寒”;(《周易系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又此可以想象,服飾的創造和演變是壹個曲折而痛苦的過程。

(二)解放後到90年代服飾

此時期的服飾縱橫交錯,既有傳統的,又有改進的,類別繁多,交叉混雜,有關專家學者對此時期的服飾描述達六七種,筆者只選取比較典型的其中兩種。

第壹種描述見李廷貴教授等主編的《苗族歷史與文化》第217頁到218頁:畢節北部的燕子口壹帶,穿繡花欄幹的大襟短衣,外穿白麻布大領對襟長衫,無系也無扣,衣襟纏於腰間,衣背、兩肩都綴有桃花錦件,衣領也挑花紋,當地漢族稱“花褡褡”。其無袖無衿無扣,穿後敞胸。穿在裏面的大襟衣,右邊的繡花欄幹均外露。著多截百褶國長裙,上端約壹半為青色,其余壹半依次為白、黑、灰色,裙腳為白色。前束壹張挑花裙圍,頭摻假發盤於頂上,發外以大綹紅毛線束緊,腳以白布裹緊,男人多穿漢裝。

第二種描述見吳仕忠等編著的《中國苗族服飾圖誌》第38頁:少女綰髻於頭頂,用紅頭繩挽頭壹圈紮緊,包青布頭帕,帕尾上翹。上穿對襟無扣長衣,兩袖綴彩色布和刺繡圖案。外套挑花披肩綴有蠟畫,系蠟染絲繡長圍腰,圍腰邊緣繡有花紋圖案,數條重疊,露出圍腰花紋,系白麻布腰帶,包白色綁腿,便裝為右衽衣,襟邊。衣袖飾有挑花,刺繡花邊。男人漢服裝扮。

(三)2000年後的服飾

據筆者現場調查:婦女盤發於頭頂,無髻,外用挑花帶裹飾,外緣垂珠串及彩線流梳,腦後用鋁條花布珠串等做成的兩角像兔子耳朵向上翹起,後腦帽沿下縫上壹塊青色刺繡花帕遮於後面,直達頸部。上衣低領右衽,是繡花欄幹的大襟短衣,衣肩圍有壹塊半圓形的繡片貽飾,周邊垂纓絡,衣袖,衣身均用挑花或刺繡裝飾,紋樣豐富多彩,有桃花形,棱形等。下裝為蠟染的白褶裙,裙長膝蓋頭,從裙頭到裙腳,依次交叉以蠟染,織錦裝飾,形成若幹花包飾段。前系壹與裙同長的挑花圍腰,兩端上各系有挑花飄帶,繞腰壹周系於身後。飄帶末端以纓穗裝飾。綁腿壹種是百麻布裹腿,壹種是長方形挑花巾,纏裹時花紋外露,也有用挑花布做成裹腿樣式。內裝海綿,套於腿上時,用按扣或拉鏈。腳穿現代皮鞋。服飾所用布料多為集市上最好的布料或上等絲織品。男裝以現代漢服為主,但為展現民族風采,弘揚......>>

苗族服裝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