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達禮的意思是有知識,懂禮貌。指人有文化教養。也說知書識理。亦作“知書達理”、“知書識禮”、“知書知禮”、“知文達理”。
知書達禮,漢語成語,拼音是zhī shū dá lǐ,形容人有教養、通事理、懂禮儀。知、達:懂得。出自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壹折:“只我這知書達禮當恭謹,怎肯著出乖露醜遭談論。”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壹七:他少年聰慧,知書達禮。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七回:幸他是個知書達禮的,雖有女兒身分,還不是那種佯羞詐愧,壹味輕薄造作之輩。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六回:並不是我多話。壹個人知書達禮,就該往上巴結才是。就是心愛的人來了,也叫他瞧著喜歡尊敬啊。
《群音類選 牧羊記 衛律說降》:“奈何所見不同,更不知書達禮。”造句如下:
1、老師希望我們健康成長,要知書達禮,全面發展;我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壹定要以身作則,知書達理。
2、不難想像,作為母親,她們的知書達禮對兒女先天資質和後天修養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