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英年早衰,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李杜”。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本人出生於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杜甫壹生寫詩壹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對後世影響深遠。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回旋往復,標誌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壹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編輯本段]
杜甫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壹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壹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沈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遊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壹九〇。
[編輯本段]
三吏三別
“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壹幕幕淒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壹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另壹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復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後的住所。
唐大歷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嶽陽樓,遊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陽,次年四月病故。據《舊唐書.杜甫傳》記載, 杜甫在耒陽遊嶽廟,“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饋送牛肉白酒,甫飲過多,壹夕而卒”,葬於杜甫墓。
[編輯本段]
杜甫生平
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壹,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開元十九(時二十歲)年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歸洛陽應舉,不第。再漫遊齊趙。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梁、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壹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誌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壹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采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壹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壹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編輯本段]
史傳論述
唐詩中的人文精神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古典文學中間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最能代表我們中華民族文學特點的就是詩。中國文人很看重“詩”。古人講“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就是說即使是穿著粗布或者說土布的平民百姓,也會因為他飽讀詩書而顯得氣度不凡。這既表達中國傳統文人對豐厚學識的自信,也說明華美詩文對人格修養的重要意義。大家知道,唐朝是壹個令人神往的強大王朝,壹個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唐詩代表的是詩歌的極致,是最為輝煌歷史時期最為輝煌的文學經典,我們常說唐詩中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不僅來自國力、開放等時代氣象,而且來自開明、先進的政治文化。唐詩的興盛跟科舉考試有很大的關系,跟漢魏以來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關系,跟全社會崇尚詩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關系,這是中國文化的復興之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說唐詩中也蘊含了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今天,我講的正是唐詩中的人文精神。
壹、人文精神 如果在座的人們對這個話題曾經有過壹些關註的話,可以回憶起幾年以前在中國學術界,可以說並不僅是學術界,包括我們的大學校園裏頭和社會上的文學界都在討論壹個非常時髦的詞,叫作人文精神。那麽什麽是人文是人文,什麽是人文精神,經過那壹段時期的討論以後,其實也沒有得出壹個所以然來。很多的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結出的碩果卻不是很多,真正有影響力的哲學思考,有生動的東西並不是很多,這是我們對那場人文精神討論的壹個遺憾。那麽人文精神究竟是什麽呢?我們說人文精神是壹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壹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按照我對這壹傳統的理解,所謂人文精神簡單的說就是強調人如何完善的問題。古人講“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今人講:“壹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壹個高尚的人,壹個純粹的人,壹個有道德的人,壹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壹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等等這些都是談人如何完善的問題。這就不僅僅把人文精神局限於西方所謂文藝復興時期的壹種思潮。可以說只要人類存在壹天,人類便不會停止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把握。我們知道歷史上的人文主義通常溯源於歐洲的文藝復興。但是文藝復興固然提高了人文精神,可其人文精神卻主要建立在理性之上,理性的弘揚,漸漸就促進了科學的發展,並使人們越來越重視科學、相信科學,從而形成了所謂科學主義。進而要求人文學、社會學都得效法科學,成為科學。這樣壹來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現代以來,科學主義將人性不當回事,以為人只不過是DNA的合成,可以做成什麽樣就是什麽樣。或者說認為人只是壹個DNA的容器,妳別以為自己了不起,性格命運、生死成敗都是由早就決定好了的,人的奮鬥變得徒勞,人的價值變得低廉。正是這種科學的傲慢,加上消費主義的物化浪潮。人文、教育、環保、道德等這些非經濟的社會因素被不斷地邊緣化。而在我們的大學裏,傳授人文精神為核心的人文學科也不僅遭到功利主義自下而上的威脅,也受到專業化由上而下的威脅,而不斷地邊緣化。這表明在大多數人心目中人文精神是壹個大而無當的東西。
在這裏我可以引發大家思考這樣壹個問題, 從原始人類社會到現代,我們的自然科學可以說是有了巨大的發展,而且仍然處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之中。然而,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人文科學並不能說是遵循了同樣勇往直前的軌跡。那麽,對於我們的社會來講,我們如何來看待人文精神呢?在去除了現代社會所謂發達的物質文明的原始社會,按照其壹定的人際關系或社會制度,我們說人類生活仍然能夠進行。但反過來,如果去除由人性所約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以說即使在自然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社會也將會立即崩潰。這所以說,人文精神中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等傳統道德對於社會發展來說具有永恒的價值。人類永遠不得不在追求明天的發展和尋找永恒的人性中前行。對於壹個國家來說,我們常講“落後就要挨打”,科技落後我們只是挨打,但如果文化落後呢?我們會怎樣?可以說但凡壹個國家強盛都有其內在的文化傳統在起作用,這是壹個深層次的原因,容易被人忽視.但其實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決定壹個民族的氣質和內涵。德國和日本在二戰後的迅速崛起,雖然有其自己的基礎和美國的援助,但最主要的還是他們文化內涵決定的民族稟性在深層次上起的作用。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正是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然而,我們說任何好的傳統文化都需要被繼承才不至於消亡。
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明白作為壹所綜合性大學的教育目標不僅僅是發展理性,同時也包括培養人性。它的任務是讓自己的畢業生成為高品質的人,培養我們社會所需的性格與智力貴族,也就是我們國家常說的知識分子,精英階層。這樣壹來就不能僅僅以職業出路為教育目標,或者說讀書只是為了某個特殊的功利目的,比如,西方人所提倡的博雅教育,19世紀中葉,英國有個叫紐曼的大教育家,他在出任大學校長時便說:真正的大學教育是什麽,不是專業教育,不是技術教育,而是博雅教育;大學的理想在於把每個本科生的精神和品行升華到博雅的高度;這樣的人出來首先他在精神上就是健康的。紐曼這麽說:大學不培養政治家,也不培養作家,也不培養工程師,大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靈魂是健全的到達博雅高度的即具有完整的人格。這樣的人格的完整對這個人來說,意味著是健康,壹個健康的人做什麽事情都可以,壹個靈魂健全的人做什麽事情都更容易勝任。而我們古老的中國也早就有所謂“君子不器”孔子說:“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壹方面的用途)。當時的器皿專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溫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孔子認為君子不應該象器皿壹樣,只有壹種用處。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應該擔負起治國安邦之重任。對內可以妥善處理各種政務;對外能夠應對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不只局限於某個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觀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處。或“遊於藝”說法。遊是遊泳的遊,不是遊戲的遊,在這裏我們要特加註意,遊戲的遊是“辵”旁,這裏是水旁的遊泳的遊,“遊於藝”的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等六藝。孔子當年的教育以六藝為主。其中的“禮”,以現代而言,包括了哲學的、政治的、教育的、社會的所有文化。至於現代藝術的舞蹈、影劇、音樂、美術等等則屬於樂。“射”,軍事、武功方面。過去是說拉弓射箭,等於現代的射擊、擊技、體育等等。“禦”,駕車,以現代來說,當然也包括駕飛機、太空船。“書”,文學方面及歷史方面。“數”則指科學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養,生活的充實,都要依六藝修養。那麽,在現在社會的大學如何來培養人性呢?西方學者赫欽斯認為任何大學中應該有“永恒學科”,壹是與古典語言和文學有關的學科,學習途徑就是閱讀古典著作。另壹類,可稱為“智性課程”,主要包括文法、修辭、邏輯、數學等具有永恒內容的學科。以上就是我們對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學科大致的壹個了解。
二、唐詩中的人文精神
基於以上對人文精神的大致了解,我們來講唐詩中的人文精神就顯得不是那麽空洞和深奧了。在這裏我主要就兩首我們所熟知的唐詩來談。
(壹)自信心。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
那麽,在我們的唐詩裏,詩人是怎麽來表達他們對人生歸宿的思索呢?這裏,我們來講大家所熟知的壹首唐詩,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我們說這首詩傳誦千古,而經久不衰的魅力何在?我想,正是因為詩中抒發了在登樓過程中詩人面對白日運轉、河海奔流,如此遼闊而無垠的畫面時,所產生的強烈進取心和不懈的追求。在他看來所謂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攀登,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我們通常所說生命的體驗有兩個層次,我們客觀的生理存在即身體體驗;主觀的心理存在即精神體驗;我們的身體何在?這不是問題,我們的精神何在?我們的精神與身體同時存在嗎?何以見得?可以說這個問題實際上壹直困擾著人類。我們說生活的規則是滿足身體的需要,而藝術的追求則是滿足精神的需要。在我們已知的人類生活中,宗教之所以獨具魅力,是因為它指向身體與精神永恒的滿足。聞壹多說整個《莊子》壹部書所表達的是“客子思家的哀愁”,這是什麽意思?家這個字,對我們這些有家的人來說,雖然每天都在消費它,但實際上很少在意它的精神內涵——即人生的歸宿。也就是哲學家所說的尋求精神的棲居家園,生存的終極意義。唐詩中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詩人認為個人的生命雖是稍瞬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遠長的。時空是無限,生命也是無限的。所以,人自從離開母體以後,首先面對的便正是這壹種來自於無限時空體驗的自我迷惘。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在我之前我是誰?在我之後誰是我?他為什麽不是我?我為什麽不是他?這些也許就是自然科學,數據筆記無法回答的問題了。在這首唐詩中,正是因為登高樓的艱辛和超越感與看風景的愉悅和現實感可以把剛才我們所說到的生存的雙重體驗刻畫得最為鮮明,從而激發人們追求永恒滿足的欲望。我們說有所待才能有所為,有所追求才能最終達到我們夢寐以求的理想之境。如果說大自然中所運行的萬物尚且能自強不息,那麽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怎能甘心擱淺,而止步不前呢?
我們說唐詩中表現了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我們說熱情洋溢、豪邁奔放的浪漫氣質是唐詩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尤其以盛唐的詩歌為典型。詩人林庚稱之為“盛唐氣象”,說它們表現出了“蓬勃的朝氣,青春的旋律”。這實際上就是說它們表現了壹種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在唐詩中我們經常能夠讀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讀到:“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讀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到:“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等等這樣氣勢雄偉的句子,它們都在時空跨度上給我們強烈的情感沖擊和震撼。我們說這種時空意識與精神氣度和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意識相互輝映,構成了壹種朝氣蓬勃的時代心理。所以,我們說唐詩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邁得很。在唐詩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寬闊的江河湖海,也能看到比它更為寬闊的萬裏長空,更能看到最為寬闊的人的心靈。唐詩讓妳的心情更為開闊,性情更為豁達,人生更為深刻。從唐詩中體悟人生。從而人們永恒的精神追求得以滿足。我們說詩是可以陶冶性情,也就是這個意思。
(二)同情心。愛心,仁者,愛人,人性人道主義精神
馬壹浮先生在《復性書院講錄·詩教》認為,“詩是以感為體,令人感發興起”,說“此心之所以能感者,便是‘仁’”,如迷忽覺,如夢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蘇,方是興也,興便有仁的意思。後來葉嘉瑩教授說,這是關於詩的最精彩的壹句定義了。詩就是人心的蘇醒,是人同情心的蘇醒。也許,這樣說仍然比較抽象,大家不好理解,現在我們以壹首詩歌的欣賞為例,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這是寫詩人醒來時候的感覺。春意溫暖,包裹夢鄉,所以,他都沒有覺察到天已經大亮了。那麽是誰喚醒了詩人呢?第二句“處處聞啼鳥”。這是寫聽覺。所謂“處處”,略似《詩·燕燕》中所寫:“燕燕於飛,下上其音”。也就是說遠、近、高、低,處處都有啼鳥之聲,這猶如樂音環繞的優美意境。在這裏我們知道原來是啼鳥報曉,接下來還知道亦是啼鳥報晴。春睡的香甜、春聲的悅耳給詩人帶來了無限愉悅,讓人不由得喜歡,喜歡這鶯囀花香的爛熳春光。既然愛了就會懂得憐惜,(在中國傳統社會“我愛妳”這個詞出現得很晚,大概是受西方的影響才有的,它表達的核心意思是“占有”,妳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而在我們中國古人要表達相類似的情感壹般會說“憐惜”,比如我們常說的“憐香惜玉”,它表達的核心意思不是“占有”,是“付出”,“換我心,為妳心,始知相憶深。”“問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首詩中即表達了詩人由愛春到惜春的心路歷程。我們看到詩人由啼鳥之聲,聯想到昨夜的風雨之聲,原來那瀟瀟春雨引起了詩人對花木的擔憂,這便出現了我們剛才所講到的興發感動,“夜來風雨聲”,是回憶,“花落知多少”,是體悟。夜來風雨之聲,驚動我的溫暖夢鄉不過片時而已,可是風雨之中,不知百花落下多少。詩人想到了“花落知多少”,這當下,是同情心的蘇醒,那麽詩人又由花的雕零又想到了什麽呢?他沒有再往下說了,也沒有必要往下說了,留給我們無限想象的空間和無窮的韻味,或者說寥寥數語已經成功地把我們帶入了他感發的感動之中去了,我們也許會想到“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想到“春心莫***花爭發,壹寸相思壹寸灰。”想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等,這就是由詩歌比興所引發的感動。
三、唐詩中的人文精神意義
在今天我們來講唐詩,講唐詩中的人文精神有什麽用處呢?這就是它最大的用處,不但使妳有壹顆不死的心靈,而且使得妳的心靈在跟古人的那些個學問、品行、修養都達到很高的境界的人,不但有壹種心靈的交匯,而且在這種心靈之中,體驗到妳自己當下的存在,提升了妳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杜甫的詩歌在什麽時候最流行?宋代和抗戰時期,為什麽唐代杜甫的詩歌在這些時候最為人們所喜愛?原因就是喜愛詩中所表達的人性人道精神。比如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前從長安到奉先縣省視妻子,入門便聽見家人號哭,他的小兒子已餓死了!這樣的慘痛使他回想個人的遭際,社會的種種不平。他說“幼子餓已卒”我的小兒子是餓死了,可是像我這樣“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的人尚且如此,那些平民百姓又當如何呢?所以他“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以至於“憂端齊終南,瀕洞不可掇!”我們說杜甫的關心人民,關心國家都是流自肺腑的真實感情,壹般人是很難做到的。壹直到老,他登上嶽陽樓的時候還說:“戎馬關山北,”我要“憑軒涕泗流”。又如,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他由自家茅屋被風雨吹破而致家人受寒凍,發出“安得廣廈萬千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祈願。這種寬廣的胸懷,是非常值得後人欽佩的。這就是杜甫,是他的性情,他還說:“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 ——我也知道,我幹嘛這麽傻瓜,我可以不要管他國家怎麽樣!但這是我的本性,就好像葵花和藿葉壹樣總是向著太陽。人的本性是沒有其他人、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改變的,所以說“物性固莫奪”。我們說這便是壹種高貴的人文精神,體現了人對悲劇命運的克服,人比悲劇命運更強,更高。而妳吃飽睡足之後,說我也來關心人民,碰到壹點挫折妳就只顧自己了再也不關心人民了,這個就是層次不同,不是說妳的關心是不對的,但是妳的關心不是那種流自肺腑的欲罷不能的關心。雖然時至今日,我們似乎特別缺少英雄主義了,特別缺少提澌生命的真實力量了。這就跟我們對人性的看法有關。這些問題很大,我今天不可能討論現代思想的利弊,但我們對於現代思想的反思與懷疑,也成為我們讀唐詩的壹個背景,使我們懂得珍惜,珍惜我們的生命,愛自己。懂得發揚,發揚我們的人文精神,愛別人。從唐詩中找到自己,從人文精神中找到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信念。
我們這個時代太繁華了,人忙碌了,已經不太會被什麽無關緊要的東西感動了。觸動妳的心靈就是古典詩詞最大的用處,不但使妳有壹顆不死的心靈,而且使得妳的心靈在跟古人的那些個學問、品行、修養都達到很高的境界的人,不但有壹種心靈的交匯,而且在這種心靈之中,體驗到妳自己當下的存在,提升了妳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當壹種民族文化漸漸被這個民族所遺忘的時候,它便失去了維系這個民族生命的的作用和價值,它只是壹個藝術的成品。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知道唐詩和宋詞,不知其所雲,不知道它的好處何在,甚至於不能夠完全了解的時候,我們很難講我們心依舊是中國心。所以讀唐詩的方法重在體悟,尋求心靈的感動。妳的心能感到什麽就是妳的思想處在什麽樣的境界中,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據說,古代有兩個禪師有壹天討論問題。第壹個禪師說了壹大套關於天地宇宙是什麽的道理。輪到第二個禪師時,他忽然看到池子裏邊有壹株荷花開了,就說了壹句:“時人見此壹枝花,如夢相似”。我們往往讀唐詩,似懂非懂、似問似答之間,正是“見此壹枝花,如夢相似”。因為讀詩是與新鮮的感性的經驗接觸,就像看花。也因為讀詩讀到會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們的夢中人,我們是古人的前世今身。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 崔灝.這時候的妳是不是漸漸有了壹點思鄉愁緒,有了壹點人生喟嘆,有了壹點社會關切,有了壹點故舊情懷。可以說,唐詩宋詞表達了我們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遠新鮮的感性的經驗來表達。所以唐詩宋詞壹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壹方面由於有妳心靈的體悟,它又永遠是感性的、新鮮的。而這個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國文化內心深處的夢。我想我們中國文化做夢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神。永遠的風花雪月,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