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誠信的古詩有:宋·王安石《商鞅》、三國·曹植《君子行》、唐·盧照鄰 《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唐·李白《酬崔五郎中》,唐·元結《自箴》等。
1、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驅民在信誠,壹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白話釋義:從古至今,管理百姓在於講信用,說到做到。商鞅就很講信用,以壹言為重,以百金為輕。妳們這些變法的反對派怎能隨便指責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順利推廣?
2、三國·曹植《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白話釋義: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子;走在李樹下面,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別人懷疑妳偷瓜摘李子。借以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註意避開容易發生嫌疑的地方。
3、唐·盧照鄰 《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
若有人兮天壹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白話釋義:有遠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誠和信用作為衣裳。
4、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海嶽尚可傾,吐諾終不移。
白話釋義:大海可以幹枯,山嶽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5、唐·元結《自箴》
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
白話釋義:妳如果是道德完美,壹定是忠誠、耿直的人。
擴展資料
誠信名詞概述
《禮記·祭統》: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北齊書·堯雄傳》: 雄 雖武將,而性質寬厚,治民頗有誠信。《新唐書·曹華傳》:“華 雖出戎伍,而動必由禮,愛重士大夫,不以貴倨人,至廝豎必待以誠信,人以為難。 葉適 《太府少卿李公墓誌銘》:故參知政事 吳興 李公 ,以誠信質直事 孝宗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三十日》:壹位大領袖倒不在乎每宴壹次客,壹定要來壹套大演說的。誠信已孚,思想已移諸實踐,不說話比說話還要偉大。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 誠信
2.表達誠信的古詩詞有哪些1、海嶽尚可傾,吐諾終不移。-------李白 唐《酬崔五郎中》
譯文:大海可以幹枯,山嶽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 終不可改變。
2、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唐 白居易《天可度》
譯文:但是看上去是壹副赤血忠心的樣子,誰能想得到其實全都是騙人的假話。
3、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唐 李白《俠客行》
譯文:三杯下肚,壹諾千金,義氣重於五嶽。
4、若有人兮天壹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鄰 唐 《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
譯文: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壹方,用誠信也可以架築彼此的友誼橋梁。
5、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 ——— 柳宗元 《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譯文: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6、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樂府詩集》
譯文: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想
譯文: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8、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唐 李白《長幹行》
譯文:妳常存尾生抱柱般堅守信約, 我就怎麽也不會登上望夫臺。
9、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商鞅》
譯文:後人不要輕易地責怪、非議商鞅。商鞅能夠讓改革的政令暢行無阻,就是了不起的本領。
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裏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3.關於誠信的古詩1、商鞅
宋代:王安石
自古驅民在信誠,壹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譯文:從古以來統治人民在於信誠,壹言為重百金為輕立法嚴明。現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詆毀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堅決施行。
2、唐詩紀事·卷十八
唐代:李白
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
譯文:縱然大海可以幹枯,山嶽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3、述懷
唐代魏徵
季布無二諾,侯贏重壹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譯文:季布、侯嬴都是千金壹諾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氣當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祿。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視信義,有恩必報,不圖功名的思想。
4、俠客行
唐代:李白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譯文:與朱亥壹起大塊吃肉,與侯嬴壹道大碗喝酒。幾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諾,並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嶽還重。
5、君子行
三國: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譯文: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子;走在李樹下面,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別人懷疑妳偷瓜摘李子。借以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註意避開容易發生嫌疑的地方。
4.表示誠信的古詩詞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
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明·薛瑄《讀書錄》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
10.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
5.關於誠信的詩句古詩詞妳好,很高興為妳解答: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樂府詩集》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
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
凡作人貴直,而作文貴曲. ——明·袁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韓愈《原道》 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若有人兮天壹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不知道能幫助到妳嗎?如果能(能采納就別推薦了)!
6.有關誠信的古詩詞您好!李白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壹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合下,白首太玄經。
其中“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贈汪倫
---李白
離思
--元稹
《錦瑟》
--李商隱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朱熹說:“誠者自然,信是用力,誠是理,信是心,誠是天道,信是人道”
7.關於誠信的詩句 要古詩的看夜宴了嗎? 現代葛優說過:“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 東漢王充講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的詩句。
近代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 弘壹大師說過:“內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誠,乃立於天人合壹與性善論之上,無道乃誠也。”
西方人說: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手段。 中國人說:無信不立。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樂府詩集》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 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 凡作人貴直,而作文貴曲。
——明·袁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8.有關誠信的古詩詞1.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壹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13.欺人只能壹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
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德國詩人
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壹切。
--黎裏,英國散文家
19.誠實最好的政策。
--弗蘭克林
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