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美食眾多,種類豐富,堪稱“美食之城”,下面梳理了陽江各鎮特色美食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
鵝乸飯
白沙鎮
講到白沙鎮的特色美味,首屈壹指的當然是“白沙鵝乸飯”了。白沙鵝乸飯松軟爽口,肥而不膩,米飯香和鵝肉香充分融合,色香味俱全,許多外地遊客也慕名而來。
盤龍鱔
雙捷鎮
雙捷美食盤龍鱔,鱔魚肉中滲入到豆豉和蒜蓉濃郁的香味,夾起壹塊,還未放入口中,香味就已經撲鼻而來,因上桌菜品形似盤龍,故名“盤龍鱔”,色香味俱全。
血鱔飯
平岡鎮
平岡海水與河水鹹淡水交匯處盛產血鱔,肉質肥而嫩滑。由於渾身上下都充滿“血性”,所以看上去紅彤彤的,相當搶眼。血鱔飯是補血美食,對於體質虛弱者來說,確屬大補。
刀切仔
埠場鎮
埠場的刀切仔是當地美食的代表作,先用米粉搓成塊狀,然後用刀切成條狀,然後放上各種各樣的料,最經典的是放蝦皮來煮,配上白切梅肉或者豬利、粉腸來吃,正點!
馬鮫飯
海陵鎮
海陵特色美味馬鮫飯知名度頗高。馬鮫魚鮮甜肉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其特別之處,可歸為五個字:香、酥、甜、爽、滑。津津有味地吃上壹道馬鮫魚飯,那香甜爽滑酥的感覺,回味無窮。
魚面
閘坡鎮
魚面是閘坡名小吃之壹,知名度相當高,它的獨特之處是軟、滑、甜、爽。閘坡魚面的做法挺講究的,新鮮魚肉切成寸把寬的魚條,放在大圓砧板上反復地剁,但是不能剁得太稀。外地遊客來閘坡旅遊,魚面是不可不嘗的美食。
蜜汁三寶
春城鎮
蜜汁三寶中的“三寶”指的是番薯、芋頭、淮山,用糖和蜜汁作為主要配料烹飪,入口松軟甜蜜,三種原材料帶給妳各不相同的味覺享受。蜜汁三寶是當地人宵夜必不可少的壹味。
淩霄豬手
春灣鎮
春灣淩霄豬手是用當地的淩霄山泉水烹制而成的,脆滑爽口,入口不會有油膩的感覺。淩霄豬手足與跟著名的“白雲豬手”相媲美,蘸點當地特有的辣醬來吃,妳有抵得緊?
臘鴨
崗美鎮
崗美臘鴨已有近百年歷史,選優質麻鴨用傳統手工藝制作而成,具有色澤鮮艷、醇香可口的特點,秋冬時節的臘鴨是最好的。近年來,崗美臘鴨遠銷廣東珠三角地區,崗美的特色美味走出了家門。
風姜雞
合水鎮
風姜雞,陽春人習慣稱為月婆雞,以合水鎮最為出名。在當地,很多大大小小的飯店均以風姜雞為招牌菜。風姜雞由風姜、豬肚、雞等煲制而成,滋味鮮美,入口難忘,深受廣大食客喜愛。
氹仔魚
圭崗鎮
圭崗氹仔魚有異於其他魚塘養的魚,吃青草飼料長大,加上山坑水水質純凈,無汙染,所以氹仔魚,質地鮮美,肉多不肥,烹飪之後魚香四溢,圭崗氹仔魚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美味佳肴。
紫蘇鴨
河塱鎮
河塱多養雞鴨,人們自然少不了用鴨肉入饌。鮮嫩的鴨肉炸得金黃香酥,淋上香氣濃郁的紫蘇制作的料汁,筷子根本停不下來。
葉貼
河口鎮
葉貼是陽江的著名小吃,但是要說最正宗的葉貼,當數河口葉貼。入口綿軟細滑,還稍帶點韌性,口感非常好。因為是用植物葉子貼著下鍋蒸熟的,所以吃起來還帶點植物的清香。
缽仔瑪
松柏鎮
缽仔瑪其實就是缽仔糕,別的地方的缽仔糕都是甜的,唯獨松柏鎮的缽仔瑪有鹹的吃法。研磨米漿蒸熟後,添加蒜油和醬油調味,吃的時候用根小簽介開方格狀就可以戳著吃了,便宜美味。
砂糖番芋
陂面鎮
陂面鎮的砂糖蕃芋口感比較獨特,品質上乘的蕃芋入口即化,再加上砂糖的點綴與催化作用,還帶有酥酥甜甜的感覺,十分惹味。
春砂仁鯽魚湯
潭水鎮
潭水鎮當地養魚業比較發達,並且陽春春砂仁聞名遐邇,於是兩者的結合就顯得順理成章了。鯽魚健脾利濕,滋養臟腑,春砂仁消食開胃,行氣化濕。春砂仁鯽魚湯味極鮮美,芳香誘人,是當地的名菜之壹。
馬水桔
馬水鎮
馬水桔因產於馬水鎮故得此名,是遠近聞名的傳統名產水果。其特點是形美、色艷、皮薄、少核、汁多,被譽為“廣東四大名桔之壹”。壹鎮壹味,馬水鎮的專屬味道就是馬水桔,芳香甜蜜,沁人心脾。
豆餅
雙滘鎮
雙滘豆餅是當地非常出名的美食,其表面色澤金黃,肉嫩可口,可制作成韭菜豆餅角、豬頭肉燜豆餅、豬大腸燜豆餅等菜式,壹看就讓人食欲大動。
狗仔豆幹
永寧鎮
狗仔豆其實就是藜豆,春種秋收。狗仔豆幹可以用來煲湯、燜花腩等,當地流傳著這樣壹句話:“吃了狗仔豆幹,走路不累、喝酒不醉、晚上不睡”,意思就是狗仔豆幹具有溫腎補身的功效。
炒三甲切粉
三甲鎮
三甲鎮的切粉始於清康熙年間,已有300多年的制作歷史。選用優質稻米為原料,以米味香濃,嫩滑爽口著稱。三甲切粉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直接炒,簡單方便,營養美味。
豆豉鯪魚蕒菜
八甲鎮
八甲鎮盛產蕒菜,當地人主要的吃法是豆豉鯪魚炒蕒菜。蕒菜富含維生素A、B1、B2,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鳳尾”之稱,是八甲鎮比較出名的菜品。
油潑腐竹
石望鎮
石望腐竹聞名遐邇,已有100多年制作歷史,其特點是味甜、白色起油銳、韌香且久煮不爛,營養豐富。當地人腐竹的吃法多種多樣,以簡單美味的油潑腐竹最為常見。
雞飯
東平鎮
提起東平美食,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東平雞飯,在陽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香嫩的雞肉末和用雞油煮過的白米飯相得益彰,入口綿軟,雞肉的香味挑逗著妳的味蕾,令人欲罷不能。
牛雜粥
合山鎮
合山的小黃牛早已聲名遠播,說起合山的美食,大家都會想起牛雜粥。口吃下來,非常鮮甜,滿滿的都是牛肉原始香味,原汁原味,口感香脆,營養豐富。
搓禾線
織篢鎮
搓禾線是用粘米春粉,拌糖或者拌鹽,泡水搓成壹條條粉條,如稻穗狀,俗稱禾線。搓禾線的含義是預示壹年的豐收。搓禾線口感非常綿軟,甜甜的',是小孩子的最愛。
竹筍炒肉片
新圩鎮
新圩鎮東水山盛產竹筍,東水竹筍聞名遐邇,當地人吃竹筍比較普遍的吃法就是竹筍炒肉片,簡單的烹飪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竹筍的清香,竹筍與肉片,壹個大素,壹個大葷,互為補充。
河鮮煲
塘口鎮
塘口鎮盛產河鮮,還上了陽西電視臺《舌尖上的陽西》節目。當地人們比較常見的吃法是河鮮煲。各種活蹦亂跳的河鮮全部“壹煲熟”,加上姜蒜等各種佐料,去腥提鮮,十足美味。
牛鞭湯
北慣鎮
北慣特色牛鞭湯,形色美觀,湯味醇濃,營養豐富,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尤其適合男性食用,壯腰健腎,是不可多得的食療佳品。
瀨鍋撐
雅韶鎮
雅韶瀨鍋撐可謂當地壹絕,瀨鍋撐和瑪仔的區別比較大,前者味道稍顯清淡,但是口感更為厚實。螺仔、大蝦、絲瓜、臘腸、瘦肉…,配料下得很足,滑嫩務必,入口即化。
沙螞粥
大溝鎮
沙螞粥是很多陽江人宵夜的最愛,大溝鎮的沙螞粥是比較正宗的。三五知己在大溝的海灘上捉沙螞,然後洗凈直接下鍋煮,再放點瘦肉、幹蝦米等輔料,撒上蔥花,非常鮮甜,吃出大海的味道。
牛筋湯
塘坪鎮
牛筋湯壹直以來被奉為疏經通絡,調和氣血的佳肴。塘坪的牛筋湯比較講究,壹般先用高壓鍋將牛筋燉到差不多爛,然後再放入其他配料,既保證了牛筋的彈韌口感,又不至於嚼不動。
益智子
大八鎮
大八鎮最負盛名的美味首推益智子,史料文字記載有近200年歷史,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陽江人民當中更是家喻戶曉,婦幼皆知。
牛腩煲
紅豐鎮
紅豐牛腩煲選料十分考究,選用本地新鮮的黃牛牛腩,再用本地花生油、鹽、醬和大小回香腌制約半小時,口感清香,食而不膩,是紅豐當地的壹道主打名菜。
豬肚雞
那龍鎮
那龍豬肚雞湯裏濃中帶清,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香濃撲鼻,美味可口,雞肉不會因太過火候而變得幹韌難嚼,是非常受當地人喜愛的特色美食。
燜鵝
新洲鎮
新洲燜鵝是典型的廣式燜鵝,用醬料腌過的鵝肉與姜、蒜、燒肉同炆,鍋內熱氣騰騰,肉香四溢,挾起壹塊鵝肉,沾點腐乳等調料,入口濃香,絲毫不覺肥膩。
蠔飯
程村
要說最正宗的蠔飯,當數程村蠔飯。肥美的鮮蠔、香軟的米飯充分拌合,簡直是最佳拍檔。程村蠔飯的特點是濃香、爽脆,百吃不厭,並且還有很高的食療功效。外地遊客來到陽西,總得吃上幾碗正宗程村蠔飯,才算是不虛此行。
海膽飯
溪頭鎮
陽西很多地方都有海膽飯,但是以溪頭的海膽飯最為出名。海膽飯不僅美味,營養價值還很高,具有“強精壯陽,益心強骨”的功效,壹直被視為海味中的上品。
泥焗雞
沙扒鎮
雖說泥焗雞哪裏都有,但是陽西沙扒的泥焗雞的味道更為正宗壹些。滾燙的泥塊把雞的香味和鮮味都鎖住了,混合蔥姜蒜的香味,入口又嫩又滑,堪稱壹絕。
魚瑪
上洋鎮
上洋魚瑪遠近聞名,煎魚瑪重要環節是配餡,蝦、蠔、魷魚是首選,油滾的時間也要把握得很好。不僅陽江本地人喜歡吃上洋魚瑪,外地遊客來到這裏,如不吃上幾個上洋魚瑪,會引為憾事。
番鴨湯
儒洞鎮
儒洞的番鴨湯是比較出名的,以當地農家自養的番鴨為主料,搭配多種中藥材文火慢熬,番鴨和藥材的精華壹壹被逼出,融入到湯中,入口香甜濃郁,簡直是食過返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