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原文及解析如下:
原文: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麽竟有五十根弦,壹弦壹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於杜鵑。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此時此景為什麽要現在才追憶,只是當時的我茫茫然不懂得珍惜。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作者晚年,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對《錦瑟》壹詩的創作意旨歷來眾說紛紜,莫衷壹是。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侍兒之筆。
《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後壹般為二十五弦。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壹說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斷成兩半,即為五十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壹弦、每壹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
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壹,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壹生很不得誌。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