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歌的發展、分類是什麽?

詩歌的發展、分類是什麽?

詩歌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標準,詩歌有不同的分類。這裏筆者著重介紹按以題材為主劃分的分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借景抒情詩。在詩中不是直接抒發感情,而是移情於物,融情於景。通過對景色的描繪來表現感情。具體到詩歌中,有因情造境和見景生情兩種形式。詠史懷古詩。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壹類詩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傷春傷別詩。借對春光消逝的記敘描寫來抒發韶華易逝、壯誌難酬的感慨,或表達對心上人的無限思念之情。羈旅行役詩。出門在外的遊客浪子,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都包含著由此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溫馨家庭的憧憬,對故裏的無窮思念。山水田園詩。詩人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壹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遺世獨立的高蹈情懷。托物言誌詩。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於某種具體事物。即事感懷詩。指詩人就某件事發表自己的議論,抒發自己的感慨。這類詩往往興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壹些佳句。邊塞征戰詩。詩人或以雄渾的筆墨描寫邊塞風光,抒寫自己報國立功的壯誌和寬廣胸懷,或借征戰之事表現征夫思婦對心上人的思念,對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予以辛辣的諷刺與委婉的勸諫。談禪說理詩。詩人把自己對禪宗的頓悟或事理的體察訴之於筆下,這類詩歌往往或以似不食人間煙火的空靈之境取勝,或以深邃綿密的哲理流傳千古。閑適隱逸詩。某些詩人看慣了官場的勾心鬥角,世俗社會的渾濁不堪,退居田野鄉間,與鄉人為伍,與明月作伴,借以表達自己光輝峻潔的品性。反映這些生活的詩歌,往往有不少獨得之作。贈友送別詩。“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作為至情至性的詩人,面臨與摯友分別時,心中會產生壹種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中國詩壇上,送別詩壹直是詩家的主要題材。悼亡遊仙詩。詩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愛的人兒離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壯誌得不到實現之際,他們往往借助於睡夢遊仙等形式,或與心上人相會,或在仙境中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