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頌長城的詩歌或散文
雄關賦——作者:峻青 哦,好壹座威武的雄關!——山海關,這號稱“天下第壹關”的山海關!提起山海關來,這錚錚響的名字,我是很早很早就聽到了。記得剛剛記事的童年,從我的壹位四爺爺那裏,就聽到了山海關的名字,刻下了這座雄關的影子。我的四爺,是壹個關東客。還在他才十幾歲的時候,就象我故鄉中許許多多為貧困所迫無路可走的農民壹樣,孑然壹身,肩上背著壹張當做行李的狗皮,下關東謀生去了。及至重返故裏,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和他幾十年前離鄉時壹樣,依然是孑然壹身,兩手空空。而他帶回來的唯壹財物,就是他那漂泊異鄉浪跡天涯的悲慘往事和種種見聞。這當中,就有著山海關。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冬景天,我們爺兒倆,偎坐在草垛根下,曬著暖烘烘的三九陽光,他對我講述山海關的壹些傳說、故事的情景。那雄偉的城樓,那險要的形勢,那悲壯的歷史,那屈辱的陳跡,那塞上的風雪,那關外的離愁……善感的心靈,也曾為背井離鄉遠徙異地的行人在跨過關門時四顧蒼茫的悲淒情景而落下過傷感的眼淚,也曾為那孟姜女的忠貞和不幸而郁郁寡歡;然而更多的卻是為那雄關的雄偉氣勢和它那抵禦外侮捍衛疆土的英雄歷史所感動、所鼓舞。幼稚的心靈上,每每萌發起壹種莊嚴肅穆慷慨激昂的情懷。也曾做過壹些童年的夢:夢中,常常是身著戎裝飛越那綿延萬裏的重重關山,或是手執金戈高高地站立在雄偉高大的城門之上。……啊,夢雖荒唐,然而那仰慕雄關熱愛國土的心卻是真摯的,深沈的。遺憾的是:這與京都近在咫尺的雄關,我卻壹直沒有到過,它留給了我的依然還是童年時代從四爺爺那裏得來的模糊的影子。機會不是沒有的:有壹次,大概是壹九五六年的春天吧,我出訪東歐,乘的是橫越東北大地和西伯利亞荒原的國際列車。列車從北京開出後,就從列車播音員的廣播中,聽到了沿途將要經過的壹些城市,這當中,就有著山海關。當時的心情是十分興奮的。列車過了秦皇島以後,我就眼盼盼地渴望著能盡快地看到山海關。哪知列車駛近山海關車站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這車站和鐵路線離山海關還有相當遠的壹段距離,我從車窗裏探出頭去,用力向北張望,心想能遠遠地眺望壹下那雄關的影子也好。可是非常遺憾,因為這時已是黃昏時分,蒼茫的暮色,籠罩著大地,任是瞪大了眼睛,竭力張望,也望不見山海關,只能隱隱約約地望見壹抹如煙似霧的淡影,和從四野升騰起來的炊煙暮靄融合在壹起,象三春煙雨中的景色似的,迷離難辨。我失望地轉回頭去,腦幕上留下的依然是童年時代從四爺爺那兒得來的模糊的影子。現在,我終於親眼看到這思慕己久的雄關了。啊!好壹座威武的雄關!果然是名不虛傳:——天下第壹關!那氣勢的雄偉,那地形的險要,在我所看到的重關要塞中,是沒有能與它倫比的了。先說那城樓吧:它是那麽雄偉,那麽堅固,高高的箭樓,巍然聳立於藍天白雲之間,那“天下第壹關”的巨大匾額,高懸於箭樓之上,特別引人矚目,從老遠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這五個大字,筆力雄厚蒼勁,與那高聳雲天氣勢磅礴的雄關,渾為壹體,煞是雄偉、壯觀。但是,最壯觀的還是它形勢的險要。不信,妳順著那城門左側的階臺往上走吧,妳走到城墻之上,箭樓底下,手扶著雉墻的垛口,昂首遠眺,妳會情不自禁地發出壹聲又驚又喜的贊嘆:“嗬,好雄偉的關塞,好險要的去處!”妳往北看吧,北面,是重重疊疊的燕山山脈,萬裏長城,象壹條活蹦亂跳的長龍,順著那連綿不斷起伏不已的山勢,由西北面蜿蜒南來,向著南面伸展開去。南面,則是蒼茫無垠的渤海,這萬裏長城,從燕山支脈的角山上直沖下來,壹頭紮進了渤海岸邊,這個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龍頭,也就是那萬裏長城的尖端。這山海關,就聳立在這萬裏長城的脖頸之上,高峰滄海的山水之間,進出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這形勢的險要,正如古人所說: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壹關 全文見 /f?kz=13209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