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送人遊嶺南》
唐代:司空曙
萬裏南遊客,交州見柳條。
逢迎人易合,時日酒能消。
浪曉浮青雀,風溫解黑貂。
囊金如未足,莫恨故鄉遙。
譯文:不遠萬裏去到嶺南遊玩,到時柳樹仍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整日只知逢迎他人,飲酒作樂。天曉時分可以看見隨波浮動的華麗遊船,暖風拂過讓人不禁解下黑色的貂裘。如果行囊裏的財資不夠,也不要埋怨故鄉太遙遠。
二、《謫嶺南道中作》
唐代:李德裕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沖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譯文:嶺南道中溪流縱橫交錯,地勢迂回曲折,置身其間,茫然不知身在何處。沿途隨處可見高大的喬木,綠樹叢陰下,溪流顯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膽,擔心遇上毒霧,碰著蛇草;為了躲避沙蟲,看見燕子銜泥也會急忙讓開。
這裏的風俗很特別,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雞就打鳴,每當漲潮,它還會按時啼叫,這時津吏就會通知鄉民潮汛要來了。這壹切讓人壹時難以適應,看著那鮮艷欲滴的紅槿花,聽著那樹上越鳥的鳴叫,想到想起家鄉,這謫居歲月何時是個盡頭,想起這些真是肝腸寸斷。
三、《送人遊嶺南》
唐代:戴叔倫
少別華陽萬裏遊,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譯文:少時離開家鄉去做萬裏旅遊,嶺南的風景到了深秋還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路兩旁有綠竹紅花,就是猿猴長嘯,聽起來也會感到幽靜。
四、《嶺南江行》
唐代: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雲煙,望盡黃茆是海邊。
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
射工巧伺遊人影,颶母偏驚旅客船。
從此憂來非壹事,豈容華發待流年。
譯文:江水南去隱入那茫茫雲煙,遍地黃茅的盡頭便是海邊。雨過天晴山腰間大象出沒,陽光灼熱潭水裏水蛭浮現。射工陰險地窺伺行人身影,颶母不時地驚擾旅客舟船。從今後憂慮之事何止壹樁,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幾年!
五、《送王昌齡之嶺南》
唐代:孟浩然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
土毛無縞纻,鄉味有槎頭。
已抱沈痼疾,更貽魑魅憂。
數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
意氣今何在,相思望鬥牛。
譯文:洞庭銜山遠遠近近。楓葉如丹先報寒秋。峴首山贏得羊公愛,長沙城曾使賈誼愁。嶺南風俗衣無絲麻,家鄉特產魚多查頭。我已患重病難以醫治,又增添妳遭魑魅的擔憂。幾年間同筆***艦在壹起。今晚起卻要各渡長夜天各壹份。情投意合的景況將何在?解相思只有向南望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