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突出是壹個“靜”字,《鳥鳴澗》內容描寫上有著怎樣的詩情畫意?

突出是壹個“靜”字,《鳥鳴澗》內容描寫上有著怎樣的詩情畫意?

《鳥鳴澗》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全詩如下: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有詩佛之稱,半官半隱的生活讓他很自然地對大自然有壹種親切感,它筆下的大自然永遠給人壹種寧謐,安然,悠閑自在的感覺,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如“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的詩給讀者營造了壹方寧靜的詩意棲息地,突出是壹個“靜”字,這空靈和靜美從何而來,便在於王維為我們創造了壹幅詩情畫意的畫卷,讓人沈浸其中,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靜靜地與自己對話。

蘇軾評價王維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可謂點出王維詩歌詩情畫意的精髓,正如這首《鳥鳴澗》:

心如止水,悠閑自在,才可以聽見花落的聲音吧?那人悠閑地在山谷徘徊,隨心而行。春天的夜色靜悄悄的,山谷空曠,月亮從山後探出頭來,空明的月光灑在空寂的山野中,這搖曳的清輝引起山鳥的註意,它們騰空起飛,溪水在山澗裏緩緩流淌,叮咚叮咚地在山谷中穿梭。鳥兒發出嚶嚶的鳴叫,與澗中溪水相和。壹支交響樂就在這寧靜的月夜奏響了。唱著唱著,鳥兒棲息在山澗裏。月夜,真美!

月夜皎潔,照亮行人前行的路,這空蕩的山谷中,只有明月,只有清風,只有我,萬籟俱寂,明月升起,才會“驚動”山鳥,有鳥鳴,才會註意山澗的潺潺流水,能聽見花落,聽見溪流,月亮能“嚇到”小鳥,這不僅是夜深人靜,更是作者內心的壹股沖淡的閑適才會切實體會到“靜”的妙處。

作者必然有“興來每獨往”的閑情逸致,才能看壹切都是畫,都是意,才能才情噴薄而出,自成詩篇。心中有“詩”有“遠方”,生活便自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