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 袁 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雲端。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2.歌頌幼兒園的詩句(壹)
《幼兒園,我的家》
作者:許濤
題記:三月孩子們的心聲
叮鈴鈴,叮鈴鈴,鬧鐘響,
快起床,高高興興上學堂。
門衛早相迎,笑容像太陽,
心裏樂開花,從小當自強。
幼兒園,似樂園,窗明亮,
教室禮儀接待我,心舒暢。
老師問寒又問暖,熱心腸,
老師各個頂呱呱,彈唱講。
娃娃笑,小酒窩,像太陽,
扮老鷹,抓小雞,捉迷藏。
學字母,學唱歌,畫月亮,
擺擺手,搖搖頭,互助幫。
特色快板萌萌噠,脆又響,
童話故事小詩歌,我來講。
畫小河,蝸牛背上種理想
擺積木,月亮船上花兒香。
進校園,教室就像大花園,
快快長,飄香四溢百花芳
擺擺手,又跟老師說再見。
伸伸腰,快樂生活甜如糖。
(二)
《吟在幼兒園開園日》
作者:天姐兒
稚子蒙童笑語喧,蹣跚步入幼兒園。
分明乳臭風中漾,染醉藍藍壹角天。
(三)
《幼兒園的公開課》
作者:道法自然
每壹個孩子 都是夢想的天使
我在侄女幼兒園的公開課上
看到了孩子們舉起的雙臂
那是壹雙雙的翅膀 在這裏學習起飛
那也是綠色的樹林 有我童年的壹片樹葉
這些孩子沿著藏寶圖的路線
森林山洞雪山太空海洋
壹路快樂地學習遊戲
這是他們開啟的快樂之旅
以後他們還將沿著這條路線
繼續走下去 尋找他們自己壹生中
想要的東西 幼兒園的老師
也將成為這些孩子 溫暖壹生的回憶
(四)
《致幼兒園老師》
作者:太陽島
壹生園裏呆,微笑育花開。
雖已年齡大,天真像小孩。
(五)
《幼兒園畢業典禮新韻》
作者:趙印堂
惠風和暢灑甘霖,綠草茵茵樹木新。
幼子啟萌學數載,總角開智悟幾晨。
盛妝漫舞思成長,粉面輕歌憶率真。
畢業同臺千簇放,春暉壹束報師恩。
3.關於兒童的詩句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鼑《村居》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清代:俞樾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五代:胡令能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初夏睡起》宋楊萬裏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宋楊萬裏。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宋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賈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
大兒鋤豆溪東,二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宋辛棄疾清平樂
4.關於兒童的詩句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註釋]: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壹道:壹路。
撐:撐船,用篙使船前進。 小娃:小孩兒。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開:分開。
[作者資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陜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
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
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壹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壹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
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
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壹些小詞。贈劉禹錫詩雲: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壹些新詞。
其中《花非花》壹首,頗具朦朧之美,後世詞人如歐陽修、張先、楊慎,都極為贊賞。 [譯文]: 天真活潑的農村兒童,他們撐著壹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蓮花。
回來的時候,他們不懂怎樣掩蓋留下的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蕩開,船後留下了壹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蹤~~ [簡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將壹“偷蓮 ”小童的憨態描繪得惟妙惟肖.詩中最傳神的當是“不解藏蹤跡”壹句,寫盡小童頑皮、純 真情態。
風鳶圖詩(其壹) 徐渭 柳條搓線絮搓棉, 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 帶將兒輩上青天。
壹 作者簡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長,號青藤山人。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
明代著名的藝術家。早年參加鄉試,屢試不第;中年做過浙閔總督胡宗憲的幕客,曾為對抗倭寇的軍事出謀劃策。
但由於徐渭嫉惡如仇,鄙視權貴,導致他壹生窮困潦倒,甚至壹度發狂,到了晚年只能靠變賣書畫度日。他在書法、繪畫、詩文、戲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畫自成壹家,尤其擅長花鳥,據史料載,近代花鳥畫中流行的潤筆寫意的潑墨畫法,就是從他開始發展起來的。他的詩文不落窠臼,所作戲曲論著、雜劇,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見解和打破陳規之處。
二 背景資料 相傳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的哲學家墨翟制造的。他在魯山(今山東省濰縣境內)因為看到老鷹在空中盤旋,因而有了制造風箏的念頭,但他制造風箏的過程並不順利。
他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制成了壹只木鳥,但只飛了壹天就壞了。後來墨翟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
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風箏後來應用於軍事上,用來探測敵方的陣地。
唐代以後它的用途開始向娛樂方面轉化。到了明清,民間逐漸形成風俗,清明節這天人們把風箏放得高而遠,然後將風箏線割斷,讓風箏隨風飄去,意思是把壹年來積下的「郁悶之氣」徹底放出去,祈求在壹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窮困潦倒,主要以賣畫為生。「風鳶」是他晚年常作的繪畫題材之壹,他曾畫了大量的《風鳶圖》,並有題詩。
這類《風鳶圖詩》現存三十多首,這裏所選的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壹首。他通過對小孩子放風箏的描述,把未來的希望和寄托傾註到兒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註釋 1. 風鳶:或稱「紙鳶」。鳶:○粵[淵],[jyn1];○漢[yuān];老鷹。
紙鳶上常畫老鷹,故名。嚴格來說,風箏和紙鳶還是有分別的。
所謂「風箏」,是指它在空中能發生像箏弦的聲音;至於「紙鳶」,則為啞鳥,只飛不鳴。風箏是在紙鳶背上系上壹條弓弦,或在紙鳶頭部按壹個風笛,當紙升空以後,強風通過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顫動,就會奏出嗚嗚的聲音。
普通紙鳶是不會發出聲音的。不過,現在人們已不再將二者區分了。
2. 搓:○粵[磋], ;○漢[cuō]。兩個手掌反復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別的東西上來回的揉。
3. 絮:柳絮。柳樹的種子,帶有白色絨毛,稱為「柳絮」,也稱「柳綿」。
4. 尋:古代的長度單位,以八尺為壹尋,千尋是極言其長。 5. 消得:消耗,耗費。
6. 帶將:。
5.幼兒園的古詩明日歌
朝代:明代
作者:錢福
原文: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版本壹 錢鶴灘)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版本二 文嘉)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望廬山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滿意請采納哦~~
6.關於兒童的詩句唐代詩人賀知章在《回鄉偶書》中這樣寫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全詩僅二十八個字,卻給我們繪出了壹幅美麗的畫卷。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園,故鄉的兒童們卻不認識他,就笑著問他是哪裏來的客人。
這些兒童稚氣活潑,彬彬有禮,十分可愛。同樣是唐代的崔道融這麽寫:“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溪居即事》這首小詩描繪了春日漁村溪邊的趣事。
籬外不知誰家的小船,忘了系纜繩,被悠悠的春風吹進了釣魚灣。正在水邊垂釣的小童,不知實情,誤以為有客相訪,便急忙放下手中魚竿,慌忙跑向家門報信,想打開柴門相迎,忙亂中卻把門關上了。
詩人把小童的壹系列動作寫入詩中,顯得平易自然,卻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繪出了鄉村兒童好客的天性。鄉村兒童不僅好客,還很勤勞。
宋代詩人範成大在田園組詩《四時田園雜興》中有壹首這麽寫道:“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這裏描寫的是夏天農村緊張勞動時的情景。“村莊兒女”是指成年農民,“童孫”是兒童。
農村的兒童雖還不會耕田織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線,便也在桑枝底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起瓜來。兒童們不僅學種瓜,他們還學垂釣。
唐代詩人胡令能在《小兒垂釣》中這樣寫道:“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妳看,這個“蓬頭”“側坐”的小家夥是多麽頑皮可愛,怕魚驚不咬鉤,就連路人借問道路都不給回答,雖是“學垂綸”,可卻滿認真的!詩人信手寫來,好似不費絲毫力氣,其實功夫很深,詩味也很濃。宋代詩人楊萬裏也是寫兒童天真可愛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裏有這樣的描繪:“籬落疏疏壹徑深,枝頭花落末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詩人先向我們展示了壹幅春末夏初的畫面。
接著從畫面裏躍出壹個“急走追黃蝶”的兒童。那黃蝶被追急了,壹下子隱沒在菜花裏。
詩到這裏就完了,但我們可以想見,那飛奔的兒童怎樣壹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裏東張西望的神態。
7.關於兒童的詩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賀知章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
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賦新月》繆氏子
(新月如彎弓還沒有到半個圓,卻分明在天邊斜掛著。人們不要小看它只像彎彎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會團圓完滿,光照天下。詩的意思是說,別看我現在年紀小,長大了可要做光照天下的大事業。繆氏子,意思是壹個姓繆的孩子,唐朝開元時人。據說,他從小聰慧能文,7歲就以神童召試,作了上面的這首詩,很得唐玄宗的贊賞。生平不詳。)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袁枚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兒垂釣》胡令能
8.關於兒童的詩句嫩綠的芽兒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妳自己!”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妳自己!”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妳自己!”《小弟和小貓》柯巖我家有個小弟弟,/聰明又淘氣,/每天爬高又爬低,/滿頭滿臉都是泥。
/媽媽叫他來洗臉,/裝沒聽見他就跑;/爸爸拿鏡子把他照,/他閉上眼睛格格地笑。/姐姐抱來個小花貓,/拍拍爪子舔舔毛,/兩眼壹瞇“妙,妙,妙,/誰跟我玩,誰把我抱?”/弟弟伸出小黑手,/小貓連忙往後跳,/胡子壹撅頭壹搖,/“不妙不妙!太臟太臟我不要!”/姐姐聽見哈哈笑,/爸爸媽媽皺眉毛,/小弟聽了真害臊:/“媽!媽!快給我洗個澡!”《月亮》劉饒民天上月亮圓又圓,/照在海裏像玉盤。
/壹群魚兒遊過來,/玉盤碎成兩三片。/魚兒嚇得快逃開,/壹直逃到巖石邊。
/回過頭來看壹看,/月亮還是圓又圓。《蟬》(作者:林煥彰):蟬的歌兒很好聽,/可是要到夏天才唱;/它們喜歡贊美/金色的陽光。
蟬的歌兒很好聽,/可是它們只愛在樹上唱;/所以,壹到了夏天,/樹都變成了/會歌唱的傘。窗前,壹株紫丁香踮起腳尖兒走進濃綠的小院,我們把壹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
老師,老師,就讓它綠色的枝葉,伸進妳的窗口,夜夜和妳做伴。妳聽,妳聽,綠葉兒在風裏沙沙,那是我們給妳唱歌,幫妳解除壹大的疲倦。
妳看,妳看,滿樹盛開的小花,那是我們的笑臉,感謝妳時時把我們掛牽。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師,快放下教案吧,讓花香飄進妳的夢裏,那夢呀,準是又香又甜。
(原載《新少年》1985年第18期)妳把我帶到山野裏作者:關登瀛妳把我帶到藍夭籠罩的山野裏我要什麽妳都給我采集,不論是山花,不論是嫩草,或是壹顆石子,壹片葉子。妳輕捷地跳過每道溝坎,泉水留下妳的影子;妳爬上每壹個小坡,像跳上妳家的屋脊。
我聽到鳥兒的叫聲,從綠葉縫看到鳥的彩翼,妳就告訴我好多鳥的名字,還給我唱那鳥兒的歌曲。我要捉蟈蟈,那蟈蟈立刻捏在妳的手裏,妳怕蟈蟈咬痛我的手,忙用片葉子把它裹起。
我問妳,山尖上那棵樹,為什麽長得像個老頭?妳說因為它常年長在石縫裏;我問妳——那是什麽花兒,含著淚水,妳說那是藍花花,在春天的陽光下笑呢。風呢?睡在山野的懷裏;雨呢?落在山野的心裏;當年的流浪漢呢?都有了溫暖的家;冬天呢?早已逝去。
不論山野的現在還是過去,山野的壹切妳都很熟悉;這裏的壹切仿佛都是妳的,妳的飛鳥、妳的藍天、妳的大地。我望那山野的泉水,仿佛望著妳純真的眼睛;那開滿山花的原野,多像妳那燦爛的彩衣。
我們在山野裏,嬉戲著、追逐著,啊,真像在妳家的炕頭上,真像在妳家的院子裏……(選自《少年抒情詩選》,少年兒童出版社1990年版)第壹次的小雨春天的第壹次的小雨沙沙地落進青青的樹林我獨自在林子和林子之間漫步耳邊充滿了許多微弱的神秘而又美麗的聲音翠色的樟葉在輕輕呼吸壹支支幼筍無聲地爆出地心無數的蘑菇宛若白色的小傘媽媽曾經告訴過我們它們的名字叫天鵝菌雲雀像音符壹樣在跳躍從這壹枝跳到那壹技它們的歌聲甜蜜又迷人露水閃亮著悄悄滑落淡淡的霧像輕柔的白紗布整個大自然像壹首樂曲春天的林子是壹架生命的琴它們奏出美妙的音樂和詩歌輕輕地輕輕地撞擊著我的充滿幻想的十四歲的心初夏睡起宋楊萬裏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春晴懷故園海棠宋楊萬裏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萬物皆春人獨老,壹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春晴懷故園海棠宋楊萬裏竹邊臺榭水邊亭,不要人隨只獨行。乍暖柳條無氣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壹番過雨來幽徑,無數新禽有喜聲。只欠翠紗紅映肉,兩年寒食負先生。
讀嚴子陵傳宋楊萬裏客星何補漢中興,空有清風冷似冰。早遣阿瞞移漢鼎,人間何處有嚴陵!過楊村宋楊萬裏石橋兩畔好人煙,匹似諸村別壹川。
楊柳蔭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漁船。紅紅白白花臨水,碧碧黃黃麥際天。
政爾清和還在道,為誰辛苦不歸田?寄陸務觀宋楊萬裏君居東浙我江西,鏡裏新添幾縷絲。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裏兩相思。
不應李杜翻鯨海,更羨夔龍集鳳池。道是樊川輕薄殺,猶將萬戶比千詩。
傷春宋楊萬裏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壹東風。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風宋楊萬裏晚風不許鑒清漪,卻許重簾到地垂。平野無山遮落日,西窗紅到月來時。
晚風宋楊萬裏晚日暄溫稍霽威,晚風豪橫大相欺。作寒作冷何須怒?來日壹霜誰不知。
戲筆宋楊萬裏野菊荒苔各鑄錢,金黃銅綠兩爭妍;天公支予窮詩客,只買清愁不買田。閑居初夏午睡起宋楊萬裏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小池宋楊萬裏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宋楊萬裏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新柳宋楊萬裏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