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行書寫出動感的方法如下:
壹、字的軸線與行的軸線
所謂字的軸線是指經過字的重心,把該字分成平均兩部分的直線,如圖中的第二行我們給各字畫出了它們的軸線,它能表示出字的運動趨向。
行的運動線是指參考字的軸線,用壹條曲線來表示壹行中字的運動變化,如上圖第四行我們用綠線來表示行的運動線。
上圖第三行是把字的軸線調整後,行的運動線呈現直線的效果,如果不是字的大小有變化的話,這樣真的是如古人所說“字如算子”了。
二、壹行中單字的外輪廓變化及行的外輪廓變化
如果我們給壹行中各字畫出它們的外輪廓,發現壹行中並非字字都是長方形的方塊字,而是多個形狀各異的美妙的圖形串聯成壹行的。
給壹行字畫出它們的行外輪廓線,我們發現壹行字的外輪廓呈現起伏變化的曲線,這都要靠創造性的對單字進行收放伸縮、大小錯落、疏密對比等來處理變化。
三、線的變化
從《篋中帖》我們可以看出字數不多的壹件作品中,線有長短粗細、枯潤濃淡等變化,如果說《蘭亭》前後可以劃分出三四部分不同但變化很微妙的線質,那《祭侄稿》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線質對比。
粗線給人厚實、沈穩,細線則是靈動飄逸;圓線溫潤,方筆則見淩角;長線舒展,短線利落;濃墨暈化,枯筆飛白......作品壹氣呵成,這些線有機結合,看似隨意,實為巧安排。
四、墨的變化
古人在有意無意中,粘壹次墨,寫幾字,直到墨枯,再粘再寫,這樣通過墨色變化,暗示出壹種流動、時間延續、情感變化;墨的變化的另壹層意思是書家有意使用不同濃淡的墨色來配合筆、紙寫出不同美感的行書作品,如米芾的《值雨帖》用枯墨,效果完全不同於《篋中帖》。
五、書寫速度的變化
從書法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前三行的書寫速度慢,倒數的二三行應該是行筆如飛,殺紙更見痛快,最後壹行來來個跳躍,老米每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創造性表現,如《致彥和國士》後幾行枯筆作書,何其怪,何其狂,何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