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說的就是古人的起居完全是按照太陽的節奏走,借助自然光來完成自己壹天的生活,因為壹旦日落,又沒有電,生活肯定會受限。家庭條件好的,還能有油燈,但也是不敢耗費,所以對於大多數古代人,太陽下山就可以直接休息了,到了唐朝,即使沒電,也不耽誤古人找樂子。在唐朝之前,政府為了方便管理,杜絕夜間偷盜行兇等事件的發生,就在全國實行宵禁,也就是晚上到了壹定時間,所有店鋪都要關門,城門也要關閉,無論是老百姓還是貴胄,都要回到自己家,如果私自外出是要獲罪的。也就是趕上重大節日,才能放寬宵禁,但也不能說完全自由。
但是到了唐代,國家繁盛,為了讓來朝拜的外國番邦看到王朝的繁華,就解除了宵禁,於是酒樓、小攤,樂坊這些地方全部都開始營業,人們晚上可以外出遊玩。也就出現了早期的夜市,對於普通人家,可以出來溜達吃宵夜,那對於達官顯貴,聽小曲、逛妓院、訪友組局就是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夜市也就這樣延續了下來。
事實並非如此,雖然古代沒有電,但是古代社會也有屬於自己時代的照明設備,比如,至今仍然在使用的蠟燭和油燈。由於古代蠟燭制造工藝並不成熟,所以蠟燭的價格十分昂貴,尋常百姓只能使用菜籽油,棉籽油等多種植物油所制作而成的油燈,只是這種油燈的煙味非常大,明亮程度遠比不上蠟燭。縱然如此,婦女們還是會在那微弱的油燈,做壹些縫縫補補、繡花的工作;至於家中男子,有空閑時間便修理農具,但是在農忙的時候,古人確實是吃完飯倒頭就睡,畢竟他們過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再加上娛樂活動缺乏,天壹黑就睡覺也是常有之事。
所以才有詩句會說到:千燈照碧雲,紅袖客紛紛。描繪的就是夜市的繁榮景象。當然除了出門逛夜市,對於富貴人家,沒電在家也是可以找各種娛樂活動的,比如請戲班子到家裏唱劇,這在古代也是非常時髦的活動,畢竟對於有錢人家,油燈點得起。所以說,在古代,沒有電的情況下,也不是家家都選擇日落而息,他們還是會找各種方式度過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