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駱賓王《詠鵝》原文及翻譯賞析

駱賓王《詠鵝》原文及翻譯賞析

詠鵝原文: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鵝翻譯及註釋

翻譯 白天鵝啊白天鵝,脖頸彎彎,向天歡叫。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註釋 1.曲項:彎著脖子。歌:長鳴。2. 撥:劃動。

詠鵝翻譯二

「鵝!鵝!鵝!」,面向藍天,壹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劃著清波,就像船槳壹樣。

詠鵝創作背景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壹個小村子裏。村外有壹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壹天,家中來了壹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壹群白鵝正在池塘裏浮遊,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詠鵝鑒賞三

 《詠鵝》相傳是駱賓王在七歲時寫的壹首詩,這是壹首詠物詩。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沒有什麽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抓住事物(鵝)的突出特征來進行描寫。寫得自然、真切、傳神。

 開頭的「鵝、鵝、鵝」不只是模擬鵝的叫聲,而且把思維的那種躍動表現出來,融為壹體。小詩人用三個「鵝」字道出鵝由遠至近的歡叫聲,讓人漸漸看清它「曲項」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態,再寫鵝在水中嬉戲時有聲有色的情景。表現小詩人細微入神的觀察力。

 小作者通過白描的手法,簡單的略加勾勒,鵝的鮮明形象就脫穎而出。「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壹幅可愛的動態的形象。

詠鵝鑒賞二

 詩中,小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態,去理解和觀察鵝,用了擬人的手法,如把鵝的叫聲說成是「歌」等。同時也把色彩的對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現傳達的豐富和全面。「白毛」、「綠水」、「紅掌」、「清波」,相映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遊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遊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艷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壹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

 無論從什麽角度和方面看,在藝術上,這首詩都是堪稱壹絕的。

詠鵝鑒賞

 詩的第壹句連用三個「鵝』字,這種反復詠唱方法的使用,表達了詩人對鵝的熱愛,增強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寫鵝鳴叫的神態,給人以聲聲入耳之感。鵝的聲音高亢嘹亮,壹個「曲」字,把鵝伸長脖子,而且仰頭彎曲著嘎嘎嘎地朝天長鳴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這句先寫所見,再寫所聽,極有層次。

 以上是寫鵝在陸地上行進中的情形,下面兩句則寫鵝群到水中悠然自得遊泳的情形。小詩人用壹組對偶句,著重從色彩方面來鋪敘鵝群戲水的情況。鵝兒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卻是綠的,「白」「綠」對照,鮮明耀眼,這是當句對;同樣,鵝掌是紅的,而水波是青的,「紅」「青」映襯,十分艷麗,這也是當句對。而兩句中又「白」「紅」相對,「綠」「青」相對,這是上下對。這樣,回環往復,都是對仗,其妙無窮。

 在這組對偶句中,動詞的使用也恰到好處。「浮」字說明鵝兒在水中悠然自得,壹動不動。「撥」字則說明鵝兒在水中用力劃水,以致掀起了水波。這樣,動靜相生,寫出了壹種變化美。

詩詞作品: 詠鵝 詩詞作者: 唐代 駱賓王 詩詞歸類: 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