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鹿鳴呦呦 食野之蒿意思是什麽?

鹿鳴呦呦 食野之蒿意思是什麽?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的意思是壹群鹿兒呦呦歡鳴,在那原野悠然自得地啃食蒿草。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出自先秦佚名的《小雅·鹿鳴》。《小雅·鹿鳴》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是《小雅》的首篇。

全詩為: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譯文為:

壹群鹿兒呦呦歡鳴,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壹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壹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禮禮周到。人們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樂遵照。

壹群鹿兒呦呦歡鳴,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壹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品德高尚又顯耀。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嘉賓嬉娛任逍遙。

壹群鹿兒呦呦歡鳴,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芩草。壹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彈瑟彈琴奏樂調。彈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歡欣樂盡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嘉賓心中樂陶陶。

作品鑒賞:

《小雅·鹿鳴》是《詩經》的“四始”詩之壹,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據朱熹《詩集傳》的說法,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後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

全詩***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壹群麋鹿悠閑地吃著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十分和諧悅耳。

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壹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系,馬上就會寬松下來。

故朱熹《詩集傳》認為,君臣之間限於壹定的禮數,等級森嚴,形成思想上的隔閡。通過宴會,可以溝通感情,使君王能夠聽到群臣的心裏話。而以鹿鳴起興,則壹開始便奠定了和諧愉悅的基調,給與會嘉賓以強烈的感染。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小雅·鹿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