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光寺初名普濟禪院,據誌書記載為三國吳赤烏四年(241年)孫權為迎接西域康居國僧人性康而建。十年,孫權為報母恩又建十三層舍利塔於寺中。而根據 先後在塔內發現的寶幢木函、佛經、石佛、石礎、塔磚等文物上的紀年文字,與塔的平面、結構、外觀綜合考證,今塔系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至天聖八年( 1030年)所建,當時佛寺名為瑞光禪院。寺院裏歷經毀修,塔曾於南宋淳熙,明 洪武、永樂、天順、嘉靖崇禎,以及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修葺。清鹹豐十年 (1860年)又遭兵燹,寺毀塔存,同治十壹年(1872年)曾加以維修。
瑞光塔詩歌
有很多人從遠方趕來
為了爬上去
做壹次英雄
也有的還來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們
那些發福的人們
統統爬上去
做壹做英雄
然後下來
走進這條大街
轉眼不見了
也有有種的往下跳
在臺階上開壹朵紅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當代英雄
有關大雁塔
我們又能知道什麽
我們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風景
然後再下來
可是
大雁塔在想些什麽
他在想,所有的好漢都在那年裏死絕了
所有的好漢
殺人如麻
抱起大壇子來飲酒
壹晚上能睡十個女人
他們那輩子要壓壞多少匹好馬
最後,他們到他這裏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而如今到這裏來的人
他壹個也不認識
他想,這些猥瑣的人們
是不會懂得那種光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