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急著寫作業的詩句

關於急著寫作業的詩句

1.詩句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 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嶽飛《滿江紅》

2.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飲琵琶馬上催②。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

[註釋]

①夜光杯:傳說中白玉制成夜間泛光的酒杯。

②催:通嗺(cuī),勸酒。

[解說]

王翰,生卒年不詳。字子羽,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原詩***三首,此為其壹。邊塞環境荒寒,征戍生活艱苦,難得有那麽壹次歡聚的酒宴,怎麽不令人興奮。詩中描寫邊地戰士在歡快激越的琵琶聲中,互相勸飲葡萄美酒的場面以及將生死置之度外而醉臥沙場的豪放、開朗的心態,具有激動人心的藝術魅力。

[鑒賞練習]

1.分析“欲飲琵琶馬上催”句的意思。

(答:戰士們正欲飲酒時,樂隊奏起了琵琶,那急促歡快的旋律像是在勸人舉杯痛飲。“琵琶馬上催”,是著意渲染壹種歡快宴飲的場面,因為在西域琵琶本來就是騎在馬上彈奏的。)

2.三、四兩句,有人認為是悲傷之語,有人認為是豪放之詞,妳同意哪種看法?請作簡析。

(答:同意後者的看法。這兩句是歡宴痛飲時的勸酒之語,意謂: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莫笑,我們不是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嗎?所以這不是厭惡戰爭,哀嘆生命的悲傷語,這裏表現出來的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是視死如歸的勇氣。)

2.有關作業的詩句(急)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附:原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關於秋天的古詩(做作業急著用)

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請到碧霄。”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的>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灞上秋居 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淒涼。

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壹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

眺:遠望。平楚:平野。

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臯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臯:水邊平地。木葉:樹葉。

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

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範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

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騖:鳥名,野鴨。

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壹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壹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遊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禦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

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壹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壹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禦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裏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4.求詩句意思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作者 蘇味道(648-705),趙州欒城(今屬河北)人,二十歲中進士,曾兩度居相位。工詩文,與李嶠、崔融、杜審言號“文章四友”;又與稍晚的沈佺期、宋之問齊名,時有“蘇、李居前,沈、宋比肩”之語。他們都在近體詩定型過程中起過積極作用。《全唐詩》存詩壹卷。

首聯寫燈火盛況如在目前,總攝全篇。吹聯承“鐵鎖開”寫遊人潮湧。明月”既點題,又寫燈月相輝,照耀如畫。三聯寫燈會演出,歌女如花,歌聲宛轉。尾聯寫京城中常年宵禁,惟此夜特許狂歡達旦,故切盼計時器失靈,天不再亮,與“打殺長鳴雞”異曲同工。全詩律對精切,風調清新,是初唐比較成熟的五律。

5.哪些是描寫農村生活的古詩啊

社日

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雨過山村

唐·王建

雨裏雞鳴壹兩家,

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

閑著中庭梔子花。

遊山西村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壹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