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隋唐時期的詩體“詞”是如何起源發展的?

隋唐時期的詩體“詞”是如何起源發展的?

詞是隋唐之際新興的壹種合樂歌唱的詩體。所配燕樂,雜“胡夷、裏巷之曲”,而以北朝隋唐間大量傳入的西域音樂為主。它起源於民間,二十世紀初出土的敦煌曲子詞,多數出自民間藝人和下層文士之手,作於天寶年間者為數不少。它們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表現手法靈活多變。中唐以後,文人仿作漸多,題材手法,均有模擬痕跡。在晚唐和偏安的西蜀,社會風氣衰敗奢靡,士大夫茍安於聲色犬馬、弦歌醉舞之中,產生了以溫庭筠、韋莊為代表的花間詞派。它們的題材,不出花前月下、閨怨綺思,樹立了“詞為艷科”的藩籬。風格上盡管各有所異,但大致以刻紅剪翠、香軟濃艷為***同點。稍後的南唐詞,產生的土壤與花間詞略同,為南唐君臣娛賓遣興之作。表現手法上長於主觀抒情,風格較為疏淡。《花間集》中的韋莊和南唐馮延巳為其中的過渡人物。南唐詞的真正變化產生於南唐亡國之後,李後主從壹國之君淪為階下之囚,“終日以淚洗面”,詞的內容,變為表現亡國之痛、故國之思,極沈痛深摯。在表現手法上,也以白描口語見長。至此,詞從宮廷佐酒助樂的工具,變為抒情達意的文學形式,詞的境界為之擴大,為宋詞的繁榮開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