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白族的建築、 雕刻 、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下面是我整理的白族民間 傳說 故事 ,歡迎大家閱讀。
白族民間傳說故事壹:白族火把節
很久以前,白族首領是個英俊勇敢的王子,武藝高強,百戰百勝。他經常騎壹匹高大的白馬,穿管白色的盔甲,巡視自己的國家。在他的治理下,白族人民不怕外族的侵略,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壹次,漢族與白族發生糾紛,引起兩族戰爭,白族王子用泥巴塑些泥人、泥馬放在壹個櫃子裏,每當敵人沖殺進來,王子便打開櫃子,壹念口訣,櫃子裏的泥人、泥馬瞬間變成勇猛的將士,跟隨白族王子與敵人拼殺,直殺得勢力強大的敵人丟盔棄甲,才收兵回寨。
盡管這樣,白族王子還是被敵人逮住了二十多次,每次被逮住就被拉出去問斬,可是每次都砍不死,他跑回來第二天照樣威風凜凜地帶領將士沖鋒陷陣。大家感到十分奇怪,誰也不知這其中的奧秘。
壹次,白族王子又從虎口中逃回來,夫人為他接風洗塵,酒後便問:?夫君啊,妳是英雄還是聖人,為什麽被砍頭二十多次都不死?
白族王子相信自己的妻子,就悄悄地告訴她:?夫人啊,神給我的頭,用堅硬的刀是砍不死的。要想叫我死,必須用狗腸子綁住我的雙臂,用尖刀草殺我才會死,妳千萬不要把這個秘密告訴別人。?
後來,敵人因殺不死王子,每次打仗都被王子的泥人打敗,他們覺得長久下去,傷亡會更慘重,就想出壹條毒計,出重金買通王子的妻子,知道了王子的致命弱點。在壹次交戰中,王子不知道妻子出賣了他,仍橡往常壹樣奮勇拼殺。這次戰鬥,他不幸又被敵人逮住,敵人真的用狗腸子綁住王子的雙臂,拿尖草將王子殺死了。
王子遇難時正好是農歷六月二十五這天,百姓們左盼右等不見王子勝利歸來,便燃起火把四處尋找,找遍了村村寨寨、荒山野嶺,還是找不到。
以後,白族人民為紀念王子,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這天,大家就都點燃火把去尋找王子。盡管找不到,卻總抱著壹個希望。久而久之,便成為傳統的白族火把節。
白族民間傳說故事二:白牛獻乳古時候,有壹位白族老農 飼養 著壹條白毛母牛。這條母牛身體健壯,經常到人跡很少去到的深山老林裏吃草,有時候還會爬上峭巖吃草,比巖羊都還靈巧。後來,白母牛飽胎了,十個月後產下了壹頭小牯子。那時,正遇兵荒馬亂,瘟疫流行,村裏有壹位年過七旬的白族老婦人,丈夫在戰亂中死了,她無兒無女,生活艱難,眼目昏花,身體壹天比壹天虛弱,後來竟臥床不起。
壹天,白母牛來到老婦人家門前,用角頂開了掩著的破門,走到老婦人病臥的地方,跪下前腳,把奶頭移到老婦人嘴邊,給老婦人允吸。這樣,連續壹個多月,老婦人身體康復了。又壹天,白母牛去尋找青草的途中見到壹個嬰兒伏在剛剛死去的母親身上呱呱啼哭,聲音哭得嘶啞淒慘。死去的母親四肢已僵硬了,白母牛來回圍著嬰兒轉了幾圈,它用嘴叨著嬰兒的外衣,把嬰兒移到僻靜的地方,側躺下給嬰兒餵奶。接著銜來壹些幹草鋪在地下給嬰兒睡。從此,天天在嬰兒棲身的地方周圍找草吃,直到把嬰兒餵到會走路,最後長大成人。
據說,這個嬰兒是佛祖化身。白母牛能通人性,獻乳救人的事感動了天上的玉皇大帝,正式封它為神牛。於是,白族人就把白牛獻乳的故事雕刻在法華寺的巖壁上流傳後世到如今。
白族的藝術建築
唐代建築的大理崇聖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級,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劍川石寶山石窟,技術嫻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國石窟造像的***同點又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我國石刻藝術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來修建的雞足山寺院建築群,鬥拱重疊,屋角飛翹,門窗用透雕法刻出了壹層層的人物花鳥,巧奪天工,經久不圮。它們都出於有名的?劍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藝術造詣很高,元明兩代王朝政府所取的高藝漆工,大都從雲南挑選;大理國的漆器傳到明代,還壹直被人視為珍貴的?宋剔?。
雕刻
白族的雕刻藝術聞名於世,主要體現於石雕和木雕。石雕以劍川石鐘山石窟和大理國經幢為代表。開鑿於南詔大理國年間的劍川石鐘山石窟是中國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壹,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譽。大理國經幢,又名?地藏寺經幢?。經幢造型優美,雕刻技術精湛,具有密宗佛教造像的特點,被譽為?滇中藝術極品?。白族木雕主要運用於宮廷廟宇、民居建築的裝飾上,尤以劍川木雕最為出名。北京人民大會堂雲南廳的堂門和木雕屏風就是出自劍川木匠之手。
白族碑刻歷史悠久,數量眾多,重要的碑刻有《南詔德化碑》《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元世祖平雲南碑》《詞記山花?詠蒼洱境》等,是研究白族歷史、 文化 、藝術的重要資料。
詩歌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踏歌。民間流傳的《創世紀》長詩,敘述了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會?天下頂太平?、?不分貧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沒有階級壓迫剝削的平等生活。南詔白族詩人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藥》、《洞雲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雲》、《蛇骨塔》、《殺州官》、《鉤日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中的英雄人物。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聖樂》在唐朝宮廷裏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壹。《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壹五?(前三句七言,後壹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壹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綜合性的藝術。
繪畫
白族繪畫藝術豐富多彩。《張勝溫畫卷》,大理 國畫 工張勝溫創作於大理國盛德五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是世界佛教圖像畫中的珍品,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猜妳喜歡:
1. 都市傳說故事
2. 彼岸花的傳說故事
3. 有關於雞的傳說故事
4. 梅占茶的美麗傳說
5.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