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蔔算子·詠梅》
現代: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風風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飛雪又把春天迎來。懸崖已結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競放。梅花她雖然美麗但不與桃李爭艷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她卻在花叢中笑。
2、《夢遊天姥吟留別》
唐代: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譯文: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越中來人說起天姥山,在雲霧忽明忽暗間有人可以看見。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嶽,遮掩過赤城山。天臺山雖高壹萬八千丈,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壹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遊到吳越,壹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壹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雲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無數山巖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
雲層黑沈沈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壹聲從中間打開。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
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雲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如麻。忽然魂魄驚動,我猛然驚醒,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雲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壹樣壹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麽時候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3、《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緊緊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紮根石縫中。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妳刮東西南北風。
4、《題西林壁 》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5、《登廬山五老峰》
唐代: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譯文:五老峰坐落於廬山的東南,聳立如青天削出,就像壹朵盛開的金色蓮花。 登上峰頂可以攬取九江的秀麗景色,我將在這裏巢居於雲松。